有一句俗語叫做:“知縣是掃帚,太守是畚斗,佈政叉口袋,都將往京城抖。”
京城每到這一年,就有專門向朝覲官放債的高利貨者。
朝覲官又有官做了,回地方任職,屁股後往往跟著討債的高利貨者。
谷大用當然也得到不少好處。
可連三品官任用也是劉瑾說了算,他得到的好處跟劉瑾比起來,自然是九牛一毛。
他知道這個事實後有點精神恍惚。
作為同黨他不敢拆劉瑾的臺,可這次忍不住要告他的黑狀。
“回萬歲爺,朝覲年變動太多,奴才也記不得許多。二品就禮部尚書劉機父親去世,他回家守制三年,由周經接任。周經原是致仕官,這回又起用了。”
“既是致仕重新起用,必定有什麼說法吧?”
“回萬歲爺,劉瑾為了報答救命之恩,才起用周經。”
“周經於劉瑾有救命之恩?”
“周經沒有,可週經的女婿曹元救過劉瑾一命。這事奴才最清楚了。劉瑾自小投靠太監劉順入官,年輕時殺了人,論罪該死。曹元跟他十彎八拐扯上姻親,說情救他一命。劉瑾執政後最恨的是陝西官員不跟他套近乎,他以為人家瞧不起太監。操江總督雍泰是先朝重臣,一直沒有跟劉瑾套近乎,劉瑾一提起他就恨入骨髓。曹元是陝西人,以前任甘肅巡撫,雖然對劉瑾有救命之恩,可從來不找劉瑾,劉瑾一提起他就傷心得要死,有一回喝兩杯,還差點兒想不開自殺呢。前年萬歲爺讓廖堂和潘幹負責到邊境捕豹,曹元依仗劉瑾的勢力頂著不辦,其實想掂掂劉瑾念不念舊,廖堂和潘乾果然看劉瑾的面子不敢對他怎樣。這次盤查邊倉,曹元知道自己逃不過去,可又死要面子,想向劉瑾求情,卻沒有藉口。恰好劉機丁憂,他藉著為岳父謀取禮部尚書求劉瑾,實則求劉瑾不要追究甘肅虧空一事。他一上門,劉瑾立馬倒履相迎。周經的任命立刻就下不說,也將曹元調回朝廷,擔任兵部侍郎。”
“這傢伙雖然有點可笑,倒還是個有情有義的。”
正德主持殿試後,就打算與餘甘成親。
但擔心她的父祖沒有功名,不能透過禮部選秀,餘甘得不到妃子名份。
又擔心餘甘沒有找到父母不願成親。
他早就叫錢寧派人調查她的家人,可一直沒有結果,只說那個村子並不存在。
而照谷大用密報,餘甘的朋友追查此事,在村子裡動過干戈,說明村子是存在的。
正德也不知道該相信誰。
第一個問題好解決。
祖宗選後妃擔心外戚干政,不要世家女子,只要寒門士族。只要餘甘同意,叫一個有功名的讀書人認她做乾女兒,事情就妥了。
正德擔心的是餘甘不願成親,所以遲遲沒有叫人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