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原上擺開了架勢決一死戰。
可是大周這邊因為糧草之前被燒,缺乏糧草,只能堅持三日。
而北戎大軍兵強馬壯,糧草充實,並發現大周缺糧,避而不戰,想要等大周軍隊糧草耗盡撤退時從後掩殺。
危急之時,許多將領提議撤兵,等過個幾年,糧草籌備齊整了再戰。
可班超力排眾議,慷慨激昂道。
“北戎每年秋季都會南下襲擾我大周邊疆,殺我百姓,搶我糧草,他們卻美其名曰打秋草。”
“多少百姓背井離鄉,多少百姓被害,多少田野荒廢,大周邊疆百姓早已期盼王師一戰!”
“今日我大軍只有往前戰死,沒有後退求生的。”
當即班超將三日之糧全部分發下去,並告知全軍,勝者可得北戎軍糧草,敗者糧草皆無只有死路一條。
大周軍隊沒有了任何退路,只有往死拼殺。
決戰之日,無數的大周騎兵衝向敵陣,他們身披鎖子甲,手持大環刀,雖然裝備簡陋,可視死如歸!
這一戰殺的天昏地暗,從早到晚,數十萬騎兵的衝殺,擂動大地之鼓震顫蒼穹。
北戎大敗,單于北逃,三十萬大軍死傷過半,僅有數萬逃走。
大周大獲全勝,得了無數的糧草,有人提議撤兵回朝,此戰已經千古留名。
可班超不答應,再度說道。
“北戎雖然大敗,可北方還有大片領地,他們只需過個十幾年,又能大舉南下,必須乘勝追擊,深入漠北。”
這下引得無數將領不願意,各種文書如雪片般飛到了周明帝的案牘前。
朝堂上依舊是文官主和,認為見好就收,漠北苦寒,大軍過去沒有糧草,如何存活。
可週明帝想戰,他拍案而起,怒斥主和派。
“漠北雖然苦寒,可寇可往,我亦可往。”
“大軍繼續北上,定要掃平北戎!”
當日上京連發十二道金牌,同意班超北進,乘勝追擊掃平北戎。
班超得訊後大喜,立刻命令大軍北上,一路追殺。
其中車騎將軍衛清嶄露頭角,率領輕騎數次擊破北戎騎兵,令北戎騎兵聞之喪膽!
最終北戎單于退至狼山,北面已是一片雪原,班超因為軍隊缺少取暖衣物無奈撤退。
經此一戰北戎元氣大傷,無力南下。
大周疆域北擴數百里,得雲海大片領地,並與天劍山處修築邊關,天劍關,阻擋北戎再次南下。
同時西域商道打通,不再受北戎襲擾,貿易增多,變得繁榮起來。
周明帝大喜,封班超為平西侯,並移民十萬戶前往西域固守邊疆。
方凡得知後,心中升起了回懸方誌的想法。
懸方誌如今接待四方的商隊,正好方便他打聽北方腹地靈石的資訊,為此他找到了劉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