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野豬要來了”,阿耀在高處,遠遠看見一百多米處的林子裡樹木瘋狂搖動,還有大量的鳥飛起來。
直覺和經驗告訴他,有一群野獸來了。
雖然不確定是不是野豬,但不敢冒險,等那群動物靠近,趕緊通知大家走。
本來也挖的差不多的大家,安靜有序的背起揹簍,往回走,王小暖依然被裹在中間。
回去的步伐甚至比來時還要快了幾分,走的王小暖氣喘吁吁的。
等走到樹林邊,到了草地上,阿耀才解除警報,但大家不敢歇息,依然埋頭趕路。
松樹林距離部落還有一公里多的距離呢,沒有什麼地方比部落更安全。
到了部落,阿耀把附近有一群野豬的事跟祭司和大家一說,大家雖然都是打獵的一把好手。
但是面對野豬這種頭鐵的野獸,也不敢輕易上去硬剛。
十幾個人也能殺死幾頭野豬,但傷亡也不可能少。尤其是野豬群的野豬數量不少。
我們並不佔優勢,族長只能約束族人,平日不要往那邊去,避免跟野豬碰面。
因為不能去木薯地和松樹林那邊挖蕨根,只能在部落周圍山林周邊挖,挖到的數量就沒有預想的多了。
而且天氣越冷,山上的野獸下山的機率就越高,平時大家除了打獵都不敢再走得很遠。
阿梅阿媽拿著一筐蕨根問王小暖,“這蕨根怎麼吃,我剛咬了一口,不好吃啊”。
王小暖忍住想笑的衝動,“阿梅阿媽,蕨根要磨碎,把澱粉沉澱出來後做成粉吃,就跟做紅薯粉一樣的”。
“阿雲阿媽之前做過紅薯粉的,走我們一起做一次,我也想吃蕨根粉了”。
阿梅阿媽忙點頭,“行行,阿雲阿媽忙著醃肉呢,沒空弄這個,咱先弄著”。
冬季來臨前,吃不完的獵物都用鹽醃起來了,大都跟王小暖學著做成煙燻臘肉儲存。
所以這半個月來,每天都要醃製一批肉,部落裡的鹽也因為這個消耗的特別快。
王小暖也聽阿耀說,最近他們要組織一批人去鹽礦山挖鹽礦石回來。
王小暖:“走,我們先去河邊把蕨根洗乾淨吧”。
洗乾淨的蕨根去掉黑色的外皮和根鬚,打磨成碎漿,倒進裝著清水的大盆裡搓洗揉捏。
爭取把每一滴澱粉都揉出來,沉澱一夜,倒掉上層的清水,留下底層厚厚的一層灰色的粉漿。
此時的粉漿含水量還比較大,可以在太陽底下曬一曬,就能撈出一部分做成粉絲吃了。
若是想長期儲存,還是要攤在簸箕上完全曬乾水分,捏成粉末裝在罐子裡儲存。
部落人多,做一次蕨根粉可能一頓就給吃完了,所以也沒存下來,就全部做成粉絲了。
連把粉絲曬乾的機會也沒有,辛苦挖一天,一頓就給吃了。
阿梅阿媽:“這蕨根粉好吃是好吃,但是也太費功夫了,兩三天下來只能吃一頓,不划算啊”。
阿雲阿媽:“冬季有的吃就不錯了,哪能跟現在一樣,每頓都吃飽,又不用幹活”。
“還是再去挖些回來,做成乾粉絲冬季一天吃一點就行”。
也是,這東西又不按頓吃,偶爾來一點換換口味也行。
王小暖教的蕨根粉的吃法跟酸辣粉差不多,只不過酸辣粉是吃的熱的,蕨根粉是過涼水涼拌的。
王小暖自己拿了一萬回去加了辣椒、醋、和醬油。而阿耀他們部落自己吃就沒有這麼多調味品。
只有鹽、香菇粉那些的,但也吃的不亦樂乎。
王小暖端著蕨根粉走到阿耀身邊,“阿耀你們冬季的柴火是不是採集的差不多了,我看每個房子裡都堆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