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隻小青獸被放置在祭桌上,除了小青獸,活的野雞,兔子都被捆縛住手腳並排放在桌子上。
還有紅薯和木薯,甚至還捉了兩條活魚放在一起。
祭司穿上用來祭祀的衣服,拿上權杖,跪在祭桌前,嘴裡唸唸有詞。
祈求山神,賜福眾生。
今飛鷹部落願供奉牲畜食物若干,請受此禮,保佑一方水土。
此牲畜奉上,敬請山神笑納。
山神聽我禱告,願接受此牲畜之禮。保佑四季平安,族人平安。
以我赤誠之心,獻與山神,生命獻禮,求神明庇護。
今日敬告山神,信徒後繼有人,保我族人永康。
福望山神,誠信祈求。
祭司唸完祈禱詞又圍著篝火跳了一段祈神舞,最後在並排跪著的阿羽和大力兩人額間抹上一道鮮血結束祈禱儀式。
從今晚開始阿羽和大力正式成為祭司的徒弟,學習祭司所知道的一切。
一個原始部落的文明就靠著一代代的口口相傳到今日。
阿羽和大力也是從今日開始,會搬到祭司家裡,與祭司同住同吃,寸步不離。
爭分奪秒的學習祭司傳授的知識。
儀式結束,大家恢復平常的模樣,開始圍著篝火大口吃肉,手牽手轉圈舞蹈歡樂。
王小暖是第二次見這種祭祀活動,依然覺得震撼,信仰的力量。
也在默默祈禱,“若真有山神,請保佑我早日回家”。
大黃一家可不管王小暖心裡再想什麼,圍在她腳邊專心的啃著大家給他們準備的骨頭。
直到篝火燃盡,再也抵擋不住寒風的侵襲,不自覺的籠緊身上的衣服時,聚會才散場。
阿耀先送王小暖回去,幫忙把升起火塘裡的火檢查一遍周圍的安全後才趁著一地雪色回家。
王小暖此刻還沒有一絲睡意,滿腦子都是剛剛的歡聲笑語。
從火光中看向門外,漆黑的夜空又開始有小雪花飛下來。
又開始下雪了。
擔心外邊的雞,兔,羊,豬,王小暖點了一大半火把(竹竿),到外邊檢視各個圈的情況。
果然發現之前放的炭盆都已經快要熄滅,趕緊到柴房提出小半籃子木炭把炭盆堆滿。
當然豬豬是享受不了炭火的溫暖了,王小暖對它們最大的仁慈就是多給了幾把稻草。
今年沒有去抓幾隻野雞,就算抓到基本也就是當天吃掉了,春天孵化的雞,如今剩的也不算多了,估計這個冬天再吃幾隻,也就只剩下三四隻老母雞留著明年孵小雞。
所以這幾隻雞如今金貴的很,養的好,就算冬日每天也能撿幾個新鮮的雞蛋吃。
而兔圈那邊,就算王小暖吃的挺頻繁的,但還是敵不過兔子的繁殖能力,如今兔圈依然擠滿了毛茸茸的兔子。
其實兔子這邊可以不放炭盆的,但是冬天狗子們都進屋睡覺了,外邊沒有保安,就總有些小偷想來偷兔子。
不得已只能放點炭盆在這裡,火總是能嚇退幾隻膽子大的小偷。
除了雞和兔子,羊也非常重要,而羊圈的位置也最好,被圍在中間,冷風都吹不過來。
小羊長了半年已長到半大的樣子,隱隱瞧著就是成年羊的模樣。三隻羊緊緊挨在一起躺著,嘴巴里一直嚼著草料。
關上羊圈門,離開火太久的王小暖也開始冷了,縮著脖子快走幾步回去關上大門。
回到房間,咪咪一家和大黃一家早就已經睡著了,各自躺在貓窩狗窩裡面,孩子們依偎在母親和父親的旁邊共同取暖。
睡意敵不過散發著溫暖的炕,大家都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王小暖是被爪子扒門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