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飯,孩子們去睡覺去了,大牛,阿野,小勇幾個人蹲在螺螄盆邊上,問出了所有人都問過的問題。
大牛:“這能吃?哪有肉”。
大壯聳聳肩,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啊,“小暖說可以吃,只是肉少”。
大牛:“吃飯的時候我也在,還以為是什麼東西呢,原來是河裡的小黑石頭”。
大壯一把把大牛拉走,“走了,幹活去了。阿野,小勇一起去,人多挖的快”。
晚上睡前讓阿耀幫忙給螺絲搓洗幾下,換一遍水。
第二天一大早,孩子們都來了,一直追問什麼時候可以吃。
王小暖表示,等下午,上午她忙的很。
安慰幾個小孩,“要等下午呢,下午一起來幫忙砸螺絲屁股好不好呀”。
小花:“好”。
王小暖:“那我們現在該幹嘛幹嘛去吧,你們的小兔子和小豬豬還沒吃飯呢,要去割草了”。
小花有點失望:“好吧”,拉著小夥伴們去放羊割豬草去了。
當然這其中也有王小暖,她每天上午的活基本就是這些。不過只需要把羊牽到那邊跟虎子他們的羊在一塊就行。
豬草什麼的就在自家地裡就能割出好多,割完正好不用專門拔草。
所以說豬豬和兔子們的存在又增加了一項功能,吃草。
等到下午,她還打算去睡會午覺呢,豈料孩子們神采奕奕的不去睡覺,反而圍著她鬧著要弄螺螄。
拗不過孩子們的只能叫人把螺螄們搬到大廚房這邊來。
男女老少一群人圍著三盆螺螄,有的拿著乾草,有人拿著竹片,有人拿著麻布,各顯神通對著手裡的小螺螄又搓又洗。
螺螄不僅裡面會有髒東西和沙子,外殼上也有青苔和泥巴,要仔細洗才能洗乾淨。
但是螺絲不大,形狀又扭來扭曲的,難洗的很。
這邊除了要去挖溝渠的男人們,所有阿媽阿奶們都在這洗螺螄了。
小花和虎子幾個剛開始洗的認真極了,刷的比誰都乾淨。
無奈這項工程太大,太繁瑣,洗了半天,盆裡的螺螄一點都沒有減少,這就很搞心態了。
孩子們沒耐心坐不住了,忍不住想去玩,“阿奶,我不想洗了”。
阿雲阿媽對虎子說,“不想洗去旁邊玩吧”。
王小暖端著一個裝著清水的盆,還有幾把石刀放旁邊,幾個孩子說,“不洗螺螄,我們來砸螺螄吧”。
“看,像這樣,用刀背把螺螄屁股砸掉就行了,小心不要砸到手啊”。
孩子們看著砸螺螄好像比洗螺螄要好玩,一個個選定自己想要的石刀,學著王小暖的動作,朝著螺螄屁股砸過去。
雖然螺螄很小,但是也比大拇指大很多,小孩的手小,按住螺螄頭,小心點也不會砸到手上。
只是高估了孩子們的力氣,根本砸不動啊。
小花:“哎呀跑了”。
虎子把石刀彭彭的往螺螄上砸,結果把螺螄砸碎了,手足無措的看著王小暖。
王小暖:“沒關係的,砸碎了可以餵雞的,雞最:()穿越原始深山,種田,養雞,養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