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呀……刷刷……”晚餐結束後,小不點向阿媽請求獲取鉛筆及另一本空白的紙張本子,隨即沉浸於書寫與繪製之中,歷時一個多小時。
此番創作的核心是對巖村的全面規劃,涵蓋高階電路板的設計圖紙,以及一系列先進武器的構想,如新型自動步槍、輕重機槍、各類狙擊槍,還有射程介於80至120公里的加榴炮,同時涉及瞄準鏡系列,如紅點鏡、全息鏡、四倍至三十六倍鏡,以及探測雷達系統等。
“咿呀……”囡囡好奇地躺在一旁,以她那閃爍的睫毛注視著我專注的筆觸,安靜乖巧,未給哥哥帶來絲毫干擾。
關於巖村的規劃,我將其劃分為若干關鍵部分。首要任務是房屋建設,包括道路規劃,所有房屋均採用石材作為主要建材。初步設計為正方形的套間別墅,尺寸為二十米乘二十米,總面積約四百平方米,共兩層半。地基深五米、寬三米,內牆地基寬一米,底部鋪設一米厚的壓實土壤。上部四米的地基採用石材與主樑柱子結合,柱子規格為六十厘米乘六十厘米的正方形石柱,採用榫卯結構連線。
房屋外牆以石磚平整柱子邊緣,內部空心部分預留水管、電線後填充土壤以增強隔熱效果。兩扇外牆之間每隔一米設定長磚拉結,增強結構穩定性。室內內牆則直接採用石磚砌築。
樓層間每隔一米設定一根三十厘米乘三十厘米的正方形石柱作為橫樑,上方鋪設十三厘米厚的石板,石板間預留0.6厘米的縫隙填充粘漿。橫樑下方預留小孔,便於後續天花板裝修。
樓梯部分,採用長條形石柱與牆體柱子榫卯構成框架,再於石卡槽上榫卯五厘米厚的石板作為階梯。
屋頂設計借鑑瓦房結構,以石樑替代木樑,石瓦替代傳統瓦片,石瓦長寬為傳統瓦片的三倍,厚度達三厘米。
陽臺欄杆採用長一米五、正方形截面、精雕的長條石柱,榫卯於樓面建造而成。
窗戶設計大小不一,大窗尺寸為四米乘兩米二,小窗為一平方米。窗框邊緣預留安裝鋁合金窗框的固定孔,間距二十厘米,深度十厘米。
衛生間採用石材切割的蹲坑馬桶,底部管道設計為U型儲水彎,防止臭氣反滲。同時設計長方形水箱,榫卯於牆面,用於沖洗馬桶。
室內水管則採用長條形石柱切割成圓形管道,內部挖空,形成空心管。
整體建築設計層高為三米六,主門寬三米、高兩米六,位於房屋一側正中。室內各房間小門高兩米二、寬一米三。
進門即為寬十一米、長十二米的客廳,右側為三個各四米乘四米的房間,最內側為樓梯間。靠近門口的房間之一設計為廚房,另一間作為臥室。客廳左側為兩間各五米乘五米的房間。進門牆壁後為多個房間及一條兩米寬的走廊,通往樓梯間。走廊右側設計有兩個四米乘四米的房間。另一條走廊位於進門左側房間與客廳後牆之間,寬兩米。走廊右側設計有兩間長八米、寬三米的房間。二樓佈局與一樓相同,三樓則無客廳,改為天台,設有天窗,可供燒烤及觀星。
房屋門口矗立著一座人字形屋頂石亭,其尺寸為長六米、寬六米,高度相當於一層樓,旨在遮陽避雨。石亭的四根柱子採用六十公分見方的石條構築,亭頂則覆蓋著石瓦。
門口院子與房屋尺寸相當,長寬均為二十米。地面鋪設著厚重的大石板。院子左側邊緣外設有葡萄架、果樹及景觀樹,右側邊緣外則規劃有豬欄、雞鴨鵝舍、牛欄及化糞池。
第二部分為建設發電站。計劃利用水車轉動將水輸送至山頂,並圍繞環山群向下挖掘螺旋狀水渠,水渠寬一米、深一米五。水渠中每隔二十米設計一個安裝螺旋發電裝置的卡槽,以滿足巖村自用電力需求及研究生產裝置所需。
第三部分為巖村草場建設。計劃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