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已經給大當家幾人收了屍,聽說凡是見了屍體慘狀的人無不是哭的悲痛欲絕,不能自已。
石宏醒來後就又去了府衙,他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他想知道大當家與兄弟們究竟是犯了什麼罪,莫名其妙就被砍了頭。
京城派來的欽差已經走了,新任的官員還沒有到。他想知道真相,卻不知道該去問誰。
府衙的衙役也被全部換掉,之前的那些人不知道是被殺了還是被流放了,問了也沒人知道。
一直到了一個月之後。
有一天,石宏帶著幾個人走在街上,無意間卻看到了一個人,竟然是府衙牢獄裡的一個獄卒,名叫程樹。
因為平時與其他幫派也發生過沖突,兄弟們因為打架被抓進去過,大當家與二當家有時去贖人,所以見過幾次。
還沒等石宏開口叫他,程樹也看見了他,嚇得扭頭就跑。
石宏一個眼色,兄弟幾人四面包抄,最後將程樹堵在一個衚衕裡。
石宏將人帶到了漕幫,在眾人威逼利誘及恐嚇之下,程樹說出了所有的真相。
令人髮指,令人作嘔。
在衙門裡幹了二十年的獄卒,程樹對知府張遠所做的事情是一清二楚。
除了他自己親眼目睹之外,還有一些事情是從他的一個堂弟程青口中聽來的。
程青是衙門裡的捕頭,很得知府大人的器重,所以,此次也被判了流放之罪。
據程樹所言,那魏嶺和張遠早就相互勾結在了一起,兩人狼狽為奸,常常肆意貪墨軍糧餉銀,手段可謂卑劣至極。
不止他們二人,甚至周邊的幾個城市的官員,還有衙內的下屬都被拉下了水,他們配合默契,心照不宣。
他們有時候會直接剋扣掉一部分應發的糧餉,而有的時候,則更為可惡地使用那些劣質的糧食去替換原本優質上乘的米糧。
這種惡行已經持續了許多年,卻從未被人揭露過,也未曾出現任何差池失誤之處。
究其緣由,是因為他們在京城中勾結上了某位位高權重的大官。
這位高官就是他們的主子,不僅知曉他們的所作所為,還每每在關鍵時刻向他們傳遞訊息、通風報信。
正是憑藉著這般暗中庇護,江南的一眾官員才能夠長期逍遙法外,繼續他們的罪惡行徑。
運送糧草的船隊在寧安遇到了大風浪之後,魏嶺將船隊停在了小碼頭,本來就是想像往常一樣剋扣掉一部分,或者以次充好換成發黴的糧食。
結果幾人在商議時,意見出現了分歧。
張遠為人比較謹慎,他的意思是,此時邊關正在打仗,如果糧草少了或者被發現摻了劣質的糧食,一旦將士們出現任何差池,霍辰星和皇上都不會放過他們,一定會追究責任。
這樣太冒險。
為了長遠打算,這次還是不動為好。
所以,他讓魏嶺不要節外生枝,趕緊順利的將糧草送走。
可是魏嶺不同意,寧安的知府也不同意,兩人都是貪婪無度,膽大包天之人。眼睜睜看著這麼大一批糧草,不刮掉一層油總覺得心中不甘。
兩人甚至還嘲笑張遠膽子太小,難成大事。
張遠一見說服不了,心中著急,於是就派了人連夜騎上快馬回到京城,去請示主子。
幾天後,張遠帶著京城那位大官的親筆書信來找到魏嶺。將信交給他。
那位主子在信中將魏嶺等人痛罵一頓,嚴令他們立即出發,務必將這批糧草原封未動的運往邊關。
否則出了任何事情,責任他們自己承擔。
就這樣,來來回回的折騰,等糧草運到邊關之後,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