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王,你新婚燕爾,理應留在京城陪伴王妃,享受這難得的安寧。”朱標語氣溫和,帶著一絲勸誡,“雲南之事,孤已安排沐英將軍前往平叛,想來不日便可凱旋。”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朱楓身上,“沐將軍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有他掛帥,孤也安心。”
朱楓聞言,劍眉微蹙,深邃的眸子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他明白朱標的好意,更能體會他作為儲君的思慮周全。
雲南之亂,他早已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飛至戰場,平定叛亂,護我大明江山。
他起身,朝著朱標深深一揖,“殿下體恤,臣感激不盡。只是……” 他頓了頓,語氣堅定,“雲南戰事,臣已謀劃多日,心中亦有良策。沐將軍固然驍勇善戰,但臣以為,此戰非同小可,或需……”
朱楓的話還未說完,就被朱標抬手打斷,“北王不必多言,孤明白你的心意。” 他起身,走到朱楓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一片赤誠,拳拳報國之心,孤甚為感動。既然你執意要前往雲南,孤也不再勸阻。” 朱標轉過身,看向窗外深沉的夜色,“明日早朝,孤便將此事稟明父皇,準你出征。” 他停頓片刻,又補充道,“只是,此去山高路遠,兇險難測,北王務必珍重。”
朱楓拱手領命,“臣謹遵殿下鈞旨!”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自信和決心。
紅燭搖曳,映照在他年輕的臉上,更添幾分英武之氣。
他深吸一口氣,似乎要將這京城的空氣都深深地印刻在腦海中。
“殿下,”朱楓頓了頓,目光移向窗外,夜色深沉,彷彿能吞噬一切。
他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既有對朱標的感激,也有對戰局的憂慮。
他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臣深知沐英將軍的英勇,但云南之地山高水長,叛亂之人心懷叵測,非同小可。臣願親赴前線,與沐英將軍並肩作戰,共赴國難。”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股不可動搖的決心,就像窗外那永不熄滅的星光。
朱標聞言,目光微動,片刻沉默。
他明白朱楓的堅持並非出自莽撞,而是對國家深沉的愛與責任。
他微微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賞和無奈,“北王,你的心意孤已明瞭。雲南戰事關係重大,有你在,孤也能安心些許。” 他轉過身,緩緩走到書案前,提起筆,在奏摺上重重落下幾筆,“明日早朝,孤便將此事奏明父皇。”
朱楓聽得朱標的決定,心中湧上一陣暖意,躬身行禮,“臣感激殿下理解,定不負所托。” 他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彷彿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戰場。
紅燭搖曳,映照在兩人身上,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肅穆而緊張的氣息。
朱楓的心跳彷彿與窗外的戰鼓聲產生了共鳴,他忍不住再次開口,“殿下,雲南戰局複雜,臣……” 他的話戛然而止,似乎還有什麼未盡之意,但此刻,他已無須多言。
心中的決心和對國家的忠誠,已化作了實際行動的力量。
朱標微微一笑,拍了拍朱楓的肩膀,“去吧,北王。大明的未來,有你在,我心便安。”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朱楓的信任與期望。
朱楓堅定地點了點頭,轉身準備離開,但突然又停下了腳步,似乎在思考什麼重要的事情。
他轉過身,眼神堅定,但語氣卻帶著一絲沉重,“殿下,臣此去……”
話音未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像是有人匆匆而來。
朱楓和朱標同時一驚,心中頓時生出一股不祥的預感。
朱楓手按劍柄,目光如炬,彷彿已經準備好迎戰任何不測。
就在這時,門被猛地推開,一個人影急匆匆地闖了進來,面色驚慌,氣喘吁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