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一下,目光投向遠處宮牆上盤旋的飛鳥,緩緩說道:“只是北方邊疆仍需警惕,蒙古餘孽雖已大敗,但隨時可能捲土重來。邊防不可有半點鬆懈。”
朱標聽後點頭,目光也轉向那盤旋的飛鳥,道:“賢弟所言極是。北方的確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父皇已下令加強邊防,增派精兵強將。賢弟此次北伐有功,父皇有意讓你駐守邊疆,以保家國安康。”
朱楓面色一正,拱手道:“臣弟願意效忠朝廷,誓死扞衛邊疆。”他的聲音堅定,
朱標見狀,拍了拍朱楓的肩膀,笑道:“賢弟放心,有你在,大明邊疆必固若金湯。不過,今日我們不談這些沉重的話題,且說說你此次北伐的經歷,定有不少趣事吧?”
兩人邊走邊聊,氣氛輕鬆愉快。
朱楓講述了一些戰場上的奇聞異事,朱標聽得津津有味,時而哈哈大笑,時而眉頭緊鎖。
花園裡的花香和微風,彷彿為這段對話增添了幾分愜意。
走了一段路後,朱標停下腳步,轉頭對朱楓說道:“賢弟,我府中的書房藏有不少古籍兵書,你若有興趣,不妨一同前往研習一二,如何?”
朱楓聞言,”兩人相視一笑,邁步向書房走去,心中皆有疑惑和期待,那書房中的古籍兵書,或許將揭開他們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朱楓欣然應允,與朱標並肩步入書房。
書房內,古籍堆疊如山,散發著淡淡的墨香,陽光透過窗欞,在書架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朱標熟練地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泛黃的兵書,翻開,指著上面的內容,認真地向朱楓請教:“賢弟,你看這陣法,若在戰場上運用,有何破綻?”
朱楓接過書,仔細研讀,指尖拂過粗糙的紙面,感受到歲月的沉澱。
他結合自己在戰場上的經驗,深入淺出地分析陣法的利弊,語氣沉穩而自信:“此陣雖看似嚴密,但若遇上騎兵突襲,則易被衝散……”他一邊講解,一邊在書案上用手指模擬戰場形勢,生動形象。
朱標聽得聚精會神,不時點頭稱是,
朱標時而提出疑問,朱楓都一一解答,兩人在書房中,你來我往,深入探討,彷彿置身於戰場之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朱標深感朱楓的軍事見解獨到精闢,不禁感嘆道:“賢弟真乃將帥之才,孤往日只知埋首書本,卻忽略了實戰之重要,今日能與賢弟一同研習兵法,實乃一大幸事!”
朱楓見太子如此謙遜好學,心中也十分欽佩,他拱手說道:“標哥過譽了,臣弟不過是略懂皮毛,若能為標哥分憂,實乃臣弟之榮幸。”他看著朱標,眼中滿是真誠。
此刻,兄弟情誼在書香墨韻中緩緩昇華,彼此間的信任和敬重更加深厚。
朱楓感到,與太子之間的情誼,不僅僅是血脈相連,更是一種志同道合的惺惺相惜。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陽光漸漸西斜,將書房染成一片金黃。
朱標放下手中的兵書,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睛,笑著看向朱楓:“與賢弟一番探討,孤真是獲益匪淺,恨不得能與賢弟秉燭夜談。”
朱楓也露出了笑容:“臣弟也是,能與標哥一同研習兵法,心中頗為暢快。”
朱標正欲開口,卻見門外傳來一陣輕柔的腳步聲,緊接著,太子妃溫婉的聲音傳來:“殿下,王爺,午膳已備好,請移步用膳。”朱標聞言,笑著看向朱楓:“賢弟,我們先去用膳吧。”
朱楓點頭應允,兩人並肩走出書房。
就在他們即將踏出房門時,太子妃的身影映入眼簾,她手中端著一盤精緻的糕點,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說道:“妾身見殿下與王爺談興正濃,特地準備了些茶點,想來兩位也該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