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國明第一時間通知了賀時年,約了晚上見面。
見到鍾國明,賀時年將吳蘊秋的要求說了一遍。
鍾國明似乎早已猜到了賀時年要求見面的目的,連連承諾,一定秉公處理。
隨後的第二天,賀時年又聯絡了法院,再次傳達了吳蘊秋的指示。
待這一切做完後,賀時年將整個事件脈絡梳理了一遍,才向吳蘊秋彙報。
原以為吳蘊秋會說點什麼,最後卻只說了一句:“好,我知道了。”
錢大志死亡案的第三天,結案報告由公安局副局長李捷送到了賀時年這裡。
賀時年明知故問道:“這是什麼?”
李捷點了點頭,說道:“這是結案報告,需要拿給吳書記。”
賀時年眉頭微皺,道:“李局,這份報告應該先遞交歐主任吧?”
李捷道:“我拿給歐主任了,歐主任已經簽字。”
賀時年一聽,下意識翻到最後一頁,果然有歐華盛的簽字和署名。
“既然歐主任簽字,應該由他遞交給吳書記,怎麼讓你代勞了?”
李捷笑笑,道:“歐主任說,他那裡事多,讓我直接交給你就行。”
賀時年聽後暗罵一句老狐狸。
這份報告直接交給賀時年,再由賀時年交給吳蘊秋也沒關係。
但由賀時年交,性質就變了。
從辦公程式而言,應該是歐華盛交,但他沒有,說明這事他不想公事公辦。
讓李捷當棋子,交給賀時年,目的是試探吳蘊秋對於此事的態度。
想通這些,賀時年道:“好,辛苦李局,這事我知道了,待會兒吳書記忙完,我就呈送給她。”
李捷連聲感謝,又寒暄了幾句後離開。
賀時年陷入了沉思。
吳蘊秋對於錢大志一案很重視,歐華盛不可能不知道。
既然知道,卻不親自呈送吳蘊秋,似乎在表達某種情緒。
表達他對吳蘊秋的不滿情緒。
不滿來自哪裡,或許是上次宣傳部長一事。
亦或者另有隱情?
想通了這些,賀時年拿著結案報告去了吳蘊秋辦公室交給了她。
吳蘊秋僅僅看了一眼,就放在了辦公桌下面的收納櫃。
“事情我知道了,先等等吧!”
賀時年一聽,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吳蘊秋並不打算就此結案,還會在日後合適的機會,將錢大志的死作為一顆潛伏的子彈來用。
賀時年退出來後,就見到宣傳部長鬍紹明來了。
“胡部長,你來啦?”
胡紹明見到賀時年很客氣,笑容也很燦爛,道:“我向老闆彙報工作。”
賀時年道:“我帶胡部長進去,吳書記等你了。”
帶著胡紹明進入了吳蘊秋的辦公室,泡了茶,賀時年離開。
胡紹明過來,不用猜,賀時年也知道怎麼回事。
錢大志是正科級幹部,雙規期間被殺。
不管因為私人原因,還是更深層次的原因,都將在寧海縣官場引起不小的轟動和議論。
作為縣委書記,寧海縣的***。
吳蘊秋必須考慮社會影響和官場系統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找胡紹明來,就是想要在宣傳口,將錢大志死亡案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