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兵部的名義通知靈休,那就是軍令,而不是父子情,可見陛下是很生氣的。
一旁的公公給靈啟呈上了一塊新手帕,而靈啟也坐在龍椅上看向戶部尚書詢問道:
“武尚書,你前幾日上奏摺說王朝流民加劇,他們難道都不喜歡種地嗎?”
武尚書聞言上前一步行禮鄭重解釋說道:
“回稟陛下,流民增多並不是他們不種地,而是目前已無地可種。如今王朝之中地主到處都是,他們掌握大量耕地,但卻不需要那麼多人幹活,導致佃戶十口之家只得四口食,被逼賣女逐兒,流民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必將動搖王朝根基!”
如果是以前只要皇帝不問,武尚書可能不會觸陛下的黴頭。
但如今陛下已有明君之相,所以他才敢提流民問題。
因為流民多了會演變為山匪、乞丐、竊賊、長此以往甚至最終變成起義威脅朝廷安定。
但這個問題又十分難以處理,因為地主是合法買地,他們是王朝重要管理生產的群體,事關權貴一族的利益。
沒有哪個權貴不喜歡一個每月都穩定給他上供,事又少的存在,所以地方權貴也就預設地主兼併土地……
武尚書把事情彙報給陛下,他其實也面臨不小的壓力,因為這太得罪人,連王爺都會得罪。
,!
“百姓的土地怎麼都到了地主手中?”
靈啟好奇的詢問道,因為他記得以前都給百姓分了地的啊?
心想難道有人強搶不成?
【注:靈啟當年登基後實行仁政,重農輕武並大力開荒開墾發展農業,所以他分過土地,而穿越來的人融合全部記憶,所以穿越者知道!
而如果是地主強取豪奪,靈啟會重視甚至是直接干預,因為這種行為威脅王朝法度,法不嚴則國不穩!但如果不是,那地主的行為就是合法買賣,即使是皇帝也不好說什麼!】
“陛下有所不知,百姓分的土地就那麼多,而家裡的人非固定不變,有的一戶生兩個,有的生八個……,一代尚可,但如今已有三代,人滿為患,僅一點耕地食不果腹,所以為了不被餓死,才賣地在地主家當工求生!”
武尚書解釋道,而在這一過程之中,地主就起到一個重新分配勞動力的作用,讓每個人都有工作都勉強有一口吃的。
但地主也不傻,沒有勞動力的自然會被趕出去,收成差也會將多餘的人趕走。
於是流民就開始增多,他們為了一口吃的無所不用其極,山上落草為寇是常有的事。
靈啟聞言點點頭,不就是缺地麼,派人開墾出來分給他們不就完了麼。
說罷,靈啟豪邁的大手一揮:
“既然如此,那就重新開墾良田土地,把人多的地方遷移到人少的地方安居,把流民都集中起來統籌管理開墾然後分地!”
【注:這裡主角為什麼不動地主,因為這裡是封建社會,除非靈啟把自己的王朝重新推翻,不然這種打地主分田地的政策根本執行不去。
因為地主之所以是地主,他們家裡都有功臣,是將士用功勞換來的,有的是浴血殺敵被賞賜土地,有的是家屬拿陣亡撫卹金購買良田!要麼就是皇親國戚分封。
你動地主,就相當於殺功臣之家和自己的族人,無論在哪個朝代都絕對是昏君行徑!】
武海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複雜,這種事他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思索了一下他委婉說道:
“陛下,開墾新田、遷移百姓、集中流民……此等壯舉,雖利國利民,但所需銀錢、糧草、人力,皆非小數。且新地開發,需時日方能見成效,期間流民安置、生計維持,皆是難題……”
:()駕崩老皇:我靠吐血續命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