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衛明說道:“臣聽說京中之米價已經漲到了十兩銀子一石,臣這一百萬若是買京糧實在是買不到多少。
聽說永平府早就儲備了一些平價糧,臣這幾日就押送銀兩到永平買糧,起碼能買到五十萬石糧食。”
此言一出,在場的眾位大臣都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要知道京中的糧店背後都有著諸多勳貴大臣的股份,凌衛這樣公然搶生意,實在是膽大妄為,斷了這些人的財路。
崇禎忍不住大叫一聲:“好!愛卿要是能買來這麼便宜的糧食,戶部這兩百萬兩也可交由你負責。”
禮部尚書錢士升趕忙上前一步,焦急地說道:“皇上,此舉是與民爭利,萬不可行啊,京中糧價若因此一落千丈,必生出事來。還請皇上三思!”
凌衛明憤怒地罵道:“這些奸商,囤積居奇,禍害百姓,殺了他們都不為過。若是膽敢鬧事,形同叛亂,正好滅其族!”
崇禎看著凌衛明敢作敢為的樣子,心中不禁對他多了幾分讚賞,
不由得生出一份雄心,來:“錦衣衛、五城兵馬司注意京中百姓動向,發現有鬧事的苗頭即行鎮壓。靖北侯,朕可就等你的好訊息了!”
凌衛明一臉信心滿滿地回到府中,然而他卻並未如眾人所期望的那般忙碌於賑災事宜,反而是在府中大擺宴席,熱熱鬧鬧地招待起街坊四鄰來。
不僅如此,就連那負責巡街的順天府的差人們,也都被他一一拉到府中盡情吃喝。
在凌衛明眼中,向上社交似乎完全引不起他的興趣。
內閣的那幾位位高權重的大佬,以及京中那些出身名門的權貴子弟,竟無一人受到他的邀請。
在他看來,溫體仁、順天府尹李覺斯、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東廠提督曹化淳這幾人才是自己真正的鐵桿小夥伴。
雖說這幾人各自有著各種各樣的毛病,但在凌衛明心裡,他們可比那些表面上道貌岸然的東林黨要好相處得多。
凌衛明此舉在朝中引發了軒然大波,彈劾他在大災之年鋪張浪費的奏疏如雪花般紛紛飛向崇禎的桌案,不多時便在桌上堆積如山。
崇禎對此卻一概不理,彷彿這些奏疏與他毫無關係一般,這也讓凌衛明的行為愈發顯得神秘莫測。
數日後,溫安引領著凌衛明來到一個隱秘的倉庫之中。
二人進入倉庫後,搬開了眾多堆積如山的糧袋,只見糧袋之下露出了一個個裝滿銀子的箱子。
凌衛明見狀,毫不猶豫地將這些銀子全部收回系統之中,整個過程他連清點都無需進行,因為系統會自動給出準確的數額。
不過,此次系統給出的數額與實際略有差距,但差距並不是很大,想來應該是雜色銀成分的問題所致。
隨後,凌衛明又從系統裡購買了一些磚頭,將其一一放進箱子裡,接著把箱子全部上了鎖,並仔細地貼好封條,
還在封條上鄭重地書寫“靖北侯府封”字樣,以此來裝作箱子裡裝的是白銀。
一切準備妥當後,便將這些箱子全部搬到了馬車上。
凌衛明點齊了兩百名士兵,親自押解著這十幾輛裝滿“賑災銀兩”的馬車招搖過市,一杆大旗上寫著“奉旨買糧”四個大字,著實氣派。
只見馬車前面領路的幾個差役,趾高氣揚地大聲呵斥著讓路人趕緊散開,
口中還高聲呼喊著:“靖北侯府運送賑災銀兩,閒人讓開!”
那聲音在京城的街道上回蕩著,引得路人紛紛側目。
無巧不成書,就在車隊行進途中,嘉定伯周奎正好碰到了凌衛明的車駕。
周奎見狀,趕忙吩咐下人把轎子迅速挪到一旁,要知道,他能不能繼續掙錢可全得看凌衛明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