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把朕的大宋當成軟柿子,任誰都來踩幾腳嗎?
沉默,沉默依舊是唯一的回答。
另外一個介面,宋朝亦如那洶湧的波濤,表面平靜,實則暗潮湧動。
趙佶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都城竟然會被金朝攻破。
他心中不斷提醒自己,自己是一個有為的皇帝。
他深呼吸了幾口氣,說:“起來吧!”
他的聲音不大,卻如洪鐘一般,在每個人的耳畔迴響。
剛剛聽到宋朝被滅、康王登基的訊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跪了下去。
雖然宋朝很尊重讀書人,但在這國破家亡的時刻,又有誰還能顧及這些呢?
大家戰戰兢兢地站起身來。
趙佶目光掃視一週,最後落在蔡京身上,開口道:“蔡卿,你有何看法?”
蔡京臉色微變,心中暗自叫苦。
這時候想起我了?此時此刻,他只想做個隱形人,實在不想在這種時候出風頭。
自從天幕出現以來,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他心中這般想著,嘴上卻不敢怠慢。
連忙回應道:“官家,應當先查明這金人的來歷,我聽聞之前朝中來了個金人使者,不妨將他帶上殿來詢問一番。”
趙佶微微點頭,表示滿意,道:“傳。”
“是。”
【岳飛的決心和信念在1128年的那個炎熱夏末得到了充分體現】
【似乎國破之時,總有英雄豪傑出現】
【當時,金軍因種種原因開始從戰區撤退】
【而以宗澤為首的一批忠誠勇敢的將領看到了北伐中原、光復故土的契機,他們懷揣著恢復中原、統一國家的雄心壯志,積極備戰,準備乘勝追擊】
【宗澤在六月期間連續向朝廷上奏二十四章奏疏,內容詳述了他們對於中原地區戰略佈局的規劃以及北伐行動的具體方案】
【然而,並未得到當時南宋高宗趙構的認可與支援】
【趙構由於種種顧慮和政策導向的問題,未能給予北伐計劃應有的決策和支援,這無疑是對恢復中原計劃的一大打擊】
【面對朝廷的猶豫和外界的壓力,宗澤作為一位年事已高、身體狀況堪憂的老將,依然堅守在一線,背上的惡瘡成為他身心雙重痛苦的象徵】
【儘管病痛纏身,他在七月初一那一天,依然懷著對北伐事業未竟的遺憾,帶著壯志未酬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心繫北伐志願,高喊:“過河!過河!過河!”】
宋朝,某介面
岳飛宛如一座雕塑般站立在路上,緊閉雙眸,他的思緒飄回到那個慈祥的老者身上,想起了自己的決心,想到了很多。
旁邊的柳樹似乎也被他感染,輕輕搖擺著枝條。
【宗澤離世後,接替他職位的人並未完全理解和貫徹他的北伐理念,北伐事業最終以失敗告一段落】
【然而,即便在這樣的困境之下,岳飛依然堅守著宗澤生前的部署,並在此基礎上帶領畢進等部將進駐西京,承擔起保衛北宋皇陵的任務】
宋朝,某介面
趙構將龍椅的扶手捏得嘎吱作響,彷彿要將其捏碎一般,以此顯示他內心的不平靜。
他算是徹底看明白了,這完全是在歌頌岳飛啊!
是啊,從“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就應該看出來了,他卻一直不願意相信,一直看到了現在。
趙構露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苦笑,那麼按照事情的發展,接下來應該是……
不,朕沒有錯,朕是為了和平,若不是朕,宋朝怎麼還能存在一百多年呢?
想到這裡,趙構開口道:“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