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孕期的推進,安晴愈發深刻地感受到腹中孩子的存在,就像一顆種子在心底生根發芽,她對孩子的愛與期待也與日俱增。
於是,她開始更加頻繁地和腹中的孩子互動,這互動如同涓涓細流,在她們之間構建起一座充滿愛的橋樑。
每一個寧靜的夜晚,當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安晴那溫馨而又略顯簡陋的小屋裡,她都會輕輕地躺在那張雖然不大卻無比舒適的床上,將手放在微微隆起的肚子上,開啟她與孩子的故事時光。
她講的故事豐富多彩,且每一個都充滿了正能量。
有一次,她講起了《三隻小豬》的故事。
她的聲音輕柔而又富有情感,彷彿那些故事中的角色就在眼前。
“寶寶呀,從前有三隻小豬,它們離開家去外面闖蕩世界。第一隻小豬很懶惰,它用稻草很快就蓋了一間房子。可是,狼來了的時候,那間稻草房子一點也不結實,狼輕輕一吹,房子就倒了。”
安晴一邊講著,一邊輕輕地撫摸著肚子,就像在安撫故事裡那隻遇到危險的小豬。
“第二隻小豬呢,比第一隻小豬稍微勤勞一些,它用木頭蓋了房子。但是呀,狼也很狡猾,它用力一推,木頭房子也倒了。”
安晴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惋惜,她微微調整了一下姿勢,讓自己更舒服一些,以便能更好地把故事講吓去。
“最後,第三隻小豬非常勤勞,它不怕辛苦,用磚頭一塊一塊地蓋了一座堅固的房子。
當狼來的時候,不管它怎麼吹、怎麼推,房子都紋絲不動。
最後,三隻小豬團結起來,把狼趕跑了。
寶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勤勞,要不怕困難,還要懂得團結哦。”
安晴的眼神中充滿了溫柔和期待,她深信孩子雖然還在肚子裡,但一定能聽到她的聲音,感受到她的愛和期望。
除了故事,輕柔的音樂也是她與孩子互動的重要方式。
她會在午後陽光正好的時候,坐在那張舊舊的沙發上,旁邊放著一個小小的音響。她會挑選那些旋律優美、節奏舒緩的曲子,比如莫扎特的《小夜曲》。
當音樂響起,那悠揚的音符如同精靈在空中翩翩起舞,充滿了整個房間。
安晴會閉上眼睛,沉浸在音樂之中,同時輕輕地對腹中的孩子說:“寶寶,聽呀,這是很美的音樂呢。這是媽媽給你做的胎教,希望你以後也能像音樂一樣美好。”
她想象著孩子在肚子裡也在靜靜地聆聽著音樂,那小小的耳朵像是兩片嬌嫩的花瓣,在音樂的滋潤下慢慢成長。
有時候,她還會自己哼唱一些簡單的兒歌。
她的歌聲雖然沒有歌唱家那麼專業,但卻充滿了真摯的情感。
“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快點兒開開,我要進來……”她的聲音如同微風拂過湖面,輕柔而又動聽。
她一邊哼唱,一邊輕輕地晃動身體,彷彿在帶著孩子一起跳舞。
在週末的午後,安晴會帶著一本書,來到小區花園裡的長椅上。
那花園裡綠樹成蔭,鮮花盛開,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她坐在長椅上,周圍瀰漫著花朵的芬芳。
她開啟一本充滿哲理的小故事集,開始給孩子講述那些充滿智慧的故事。
“寶寶,今天媽媽給你講一個關於勇敢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很膽小,不敢一個人走夜路。
可是有一天,他的小夥伴在夜裡迷路了,他為了找到小夥伴,鼓起了勇氣,走進了黑暗的森林。
在森林裡,他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他始終沒有放棄。
最後,他找到了小夥伴,並且還發現了一條從來沒有人走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