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小妮兒還挺能說,你爹不說話,話都叫你這個小妮兒給說了。你這個小妮兒咋這麼會說話呢?”
“不是俺爹不說話,俺爹嗓子疼,說話不得勁兒。要是不是俺爹嗓子疼,俺爹就跟你說了,不用我說了。”
“看在你這麼能說,還這麼孝順的份上,就按你說的話辦吧。我拿著布袋哩,你們要是沒有拿布袋,麻袋也給你們。”
“行,大叔,你說咋辦就咋辦,俺爹跟你進去進貨,我在這兒給你看著車子。用他們的稱給咱分開,要不在這兒咱誰也不認識,找不到稱,沒法分。”
爺爺和李家溝的那個人,一同進去進葵花子,三姑守在外面看著我家和他家的排子車。百無聊賴之際,看到一個人提著一個大袋子,東西從裡面出來,放到三姑旁邊的排子車上。
三姑看到他提出來的東西,都是各種各樣的糖。一般人現在進貨,除了糖瓜芝麻糖,都是進帶包裝紙的水果糖。這個人進的貨,除了糖瓜和芝麻糖和帶包裝紙的水果糖,還有沒有帶包裝紙的糖球,和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橘子瓣糖。
三姑看得出神,這時候爺爺和李家溝的人,抬著一個麻袋出來了,李家溝的人和正在裝車的人打招呼。
“祥子,你咋進那麼多糖啊?進點糖瓜進點水果糖算了,進那麼多樣子,你也不嫌麻煩。”
“賣啥不是賣,看著有就進了點,你們抬一大麻袋啥?”
“瓜子兒,這裡不零賣,我們搭夥進了一麻袋瓜子兒,想用人家裡面的大稱分一下都不叫使。還得去找個有大稱的地方分開。”
“我那有大稱,你們要是不嫌拐彎繞遠就從俺村裡過,去我店裡稱。”
“那感情好,繞遠也多繞不了三里地,去別處找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找到了不叫咱用也是白搭。”
“你還甭說,我們剛才用裡邊的就不叫用,十月裡沒事兒,去收了一天棗核兒,忘了帶稱,我去鬼四兒那兒借他的用一下,他沒說不叫用,說壞了,扭身出來看見有人從他那打了鹽出來。”
“跟鬼四兒打交道,那你光聽聽好聽話就沾了,別的事兒都不好說了。”
那兩個人說著話,爺爺和李家溝的人把麻袋抬上了車,都趕著車一起往回走。小騾子走快路習慣了,爺爺不停地吆喝著讓它慢點兒,那兩架用馬拉的排子車才能勉強跟得上。
在他們路上的交談中,三姑知道了進了很多種糖的人,是馬家灣開代銷店的人。以前只人聽說,他家裡的代銷店,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的代銷店,貨物齊全,規模僅次於鬼四兒的代銷店。今天看他進貨的方式,和一般人不一樣,能把自己的店開大也不足為奇。
在馬家灣代銷店分了葵花子,三姑跟著爺爺一同回家,路上,三姑和爺爺說起馬家灣代銷店那個人。
“爹,今兒個我看見馬家灣代銷店的那個人,進了好幾袋子糖。”
“人家是開了好幾年代銷店的,村子大,人口多,買東西的人,進裡多有啥奇怪。”
“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那個人進的糖樣數多,人家進了糖瓜,芝麻糖,水果糖,還進了糖球,就是圓溜溜的硬糖上,粘了一層砂糖,還進了橘子瓣糖和錠子葫蘆糖,有大的有小的,顏色也不一樣,可好看了。”
“你要是想吃,下回進貨的時候,也給你買,咱不眼氣別人的東西。”
“我不饞,也不想吃,我就是看著那麼多樣子的糖,擺在那裡很好看。你說我覺摸的好看,別人也覺摸著好看吧,要不我們也多進幾樣糖,擺在那裡,誰想買那樣就買那樣。”
“有一兩糖賣就沾了,進那麼多樣,費地方放還費錢,賣著也費心。”
“我覺摸著開代銷店,樣數多貨全了才有人來買。你看張家灣那個人,他們村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