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有土坯,我過完秋那會兒剛剛打了土坯,想著等開春了在門外蓋個盛柴草的屋子。這會兒應該乾透了,都在俺房後頭垛著,我不著急使,你要是使,趁著這會兒天還沒晌午,咱們就找個排子車去拉來吧。我們都在這兒能幫忙,你哥哥又會那手藝,能用土坯壘就用土坯壘,還能省點木頭。”
一聽說要用土坯,我家還沒有,成奎就說他家裡有現成的土坯,可以借給我們家用。
本來打算明天刨樹,等木頭幹了,再找人打放貨的架子。聽了本家哥哥和成奎的建議,爺爺決定放棄木頭架子,用土坯和水泥壘架子。
說幹就幹,兩個人拉著排子車,跟著成奎去程奎家拉土坯,剩下的人跟著爺爺在家裡泡黃土和泥,準備壘貨物架子用。
有專業的人指導,幫忙的人也多,到天黑的時候,一排排貨架壘好了。櫃檯也是土坯壘成的,上面鋪了一扇門板,下面分別界開,壘成可以放鹽甕、醋甕和醬油甕的大空格。
就等過兩天壘土坯的泥幹了,爺爺買了水泥,再給架子上和櫃檯上抹上兩層水泥,屋內的設施就算完工了。
按爺爺最初的預算,要是用木頭架子,從收拾屋子,到打好木頭架子,工期起碼一個月。再加上刷桐油上油漆,沒有一個半月,屋子裡面是收拾不清的。
按照這樣的進度,年底以前,代銷店是開不了張了。只有等到明年正月後半月,代銷店才能投入使用,來來回回就差了一個月的時間。
因為聽從了幫忙人的建議,兩天工夫,就把屋裡的一切就搞定了。再晾一個星期,等水泥徹底凝固乾透,就可以投入使用。這樣一來,代銷店可以在臘月二十以前開張。
可別小看這一個月的時間,這一個月可是一年中人們購買力最強的是一個月。臘月十五後備年貨,家裡的油鹽醬醋等生活用品,都要多準備一些,起碼能用要到過了正月。正月裡,孩子們過年,得了壓歲錢,買糖果零食,買學習用品,會一直延續到過了正月十五後,學校開學。
在等著水泥乾透的日子裡,爺爺每天換完饃饃,抽空去就縣城裡進貨。按照在家裡商量定好了的貨單,先是爺爺進了大鹽細鹽和醬油醋,還進了祭灶的糖瓜和芝麻糖。
臘月十八早上,趁著村裡人都在吃早飯的時候,村裡比較安靜,爺爺在代銷店門口放了一掛鞭,代銷店就算開張了。
在貨還沒有上架之前,老奶奶已經在對著來換饃饃的人做宣傳,也開始在三姑屋裡賣貨。到了臘月十八代銷店開張時,幾乎全村人都知道,我們家也要開代銷店了。
代銷店門口鞭炮聲一響,村裡人就知道,我家的代銷店開張了。吃完飯的人,不管有沒有東西要買,都出來湊熱鬧。離我們家近那些還沒吃完飯的,也端著飯碗出來看熱鬧,一時間我們家代銷店門口就聚滿了人。
每年過了臘月十八,村裡殺年豬做豆腐的人家就多了,攤煎餅打年糕的人家也漸漸多了。不管是殺了年豬還是做了豆腐,都要用鹽醃起來,醃肉醃豆腐用的最多的就是鹽。
和現在的醃肉不同,村裡人的傳統做法就是,用細鹽把鮮豬肉搓一遍,然後在甕裡擺一層豬肉,撒一層粗鹽,再擺肉,再撒鹽,直到把甕快擺滿時,用粗鹽把肉蓋住封口。
這樣醃肉,肉都埋在鹽裡,吃一塊拿一塊,放一年都不會壞。這種醃肉方法,最費鹽,醃一甕肉要用十幾二十斤鹽。醃肉用過的鹽不會浪費掉,除了不能醃鹹菜,在碾子上碾細後,還可以做菜做湯使用。
醃豆腐和醃肉差不多,做好的豆腐放涼後,切成一寸左右的大厚片。在盆子一或瓷缸裡擺一層豆腐,撒上一層細鹽,再擺一層豆腐再撒鹽。最上面的一層豆腐上,撒的看不見豆腐的本色,才能保證豆腐放一年。
一般人家,臘月裡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