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若將來有一天,蜀川需要北伐曹魏,阿斗願親率益州之兵出秦川,替父王橫掃雍涼,收復長安,鎮守大漢西方門戶!”
劉禪的話擲地有聲,眾臣面面相覷,露出怪異的神情,複雜的眼神中似是交換著一個訊號:這還是自己認識的那闇弱膽小的阿斗嗎?
劉備神色複雜地盯著劉禪,劉禪無懼,坦然而對。
良久,劉備雙眸微眯,旋即哈哈大笑:“不愧是我劉玄德的兒子,吾今日方見到爾之鋒芒!”
劉備看向在場的臣子,有些是荊襄舊部,有些是益州舊臣,只見他冷哼一聲,緊接著說道:“本王覺得在場的諸卿就缺少這樣的亮劍精神,曹魏再強大我等也不能懼怕。”
“巴蜀天府之國,軍糧器械方面並不缺,還望丞相從中斡旋,適度調配……”
“好了,今日朝會就先到這裡,諸卿回去好好想想,東征和北伐是我等接下來要面對的兩大戰事,任何人都不能輕易退縮。”
眾朝臣躬身應諾。
靜靜注視劉禪片刻,劉備的目光有些複雜,隨即淡淡道:“諸位都散了吧。”
伴隨著宦官悠揚尖細的高呼聲,眾人恭敬行禮,各自緩緩退去。
走出長樂殿,劉禪剛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就被諸葛亮拉到一旁。
,!
“少主,剛才你太沖動了,此時東征非絕佳時機。”諸葛亮正眼看向他,焦急地說道。
劉禪嘆了口氣,輕聲道:“阿斗又何嘗不知啊,提到東征,父王那眼神裡充滿了渴望和殺氣。”
停頓片刻,劉禪接著問道:“丞相,你知道父王為何執意要東征嗎?”
諸葛亮神情一怔,是啊,明知東征的風險那麼大,為何劉備還執意要去?
“父王今年將近六十了吧?若是春秋鼎盛時期,或許再等個年也可將荊州慢慢奪回來,但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諸葛亮微驚,愕然地看著他。
劉禪的神情忽然變得寂寥,垂頭看向地面上的枯葉,緩緩道:“美人白髮,英雄遲暮,人世間最殘忍的事莫過於此”
“父王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雙鬢不知何時染盡了白絲,就連身子板也不再筆直,或許在有生之年,他看不到興復漢室的那一刻了。”
“我從父王的眼睛裡看出,他並不想安逸的度過餘生,他想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再對敵人發起最後一搏,而荊州便成了興復漢室最後的希望。”
“想必丞相比我清楚,想要興復漢室,必須要以荊州為跳板,方可進取中原”
諸葛亮沉默了,面色愈發苦澀,他理解了劉備的想法。
荊州。
那是一代梟雄夢開始的地方。
從那裡開始,也要從那裡結束。
:()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