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吳伯切記,我死之後,施粥濟民一事仍當繼續,不可作廢!”
“少爺……”
“不能帶走張公子,張公子無罪!”
“對,是那趙雄魚肉百姓,倒行逆施在先,他是死有餘辜!”
“對,要帶走張公子,除非從我們的屍體上踏過去!”
幾名差役見狀,不由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他們雖與張塵不熟,但也知道,張家一貫樂善好施,城中百姓受其恩惠的不在少數。今日,張家公子好端端地在此施粥,偏偏趙雄這狗官來故意為難,最終反丟了性命,跟人家張公子有什麼關係!
“張公子心懷仁義,不如就做了這縣令的位子!我等才有活路啊!”
“對,我支援張公子做縣令!”
“我也支援!”
“我也支援!”
人群中,不知誰大喊了一聲,立即引得一眾百姓呼應。
張塵心中一喜,看來原主的父親當年的確做了不少好事,這才使得張家在廣平有如此高的民心。如今民心在我,何愁大事不成?
張塵心下盤算著,嘴上卻說道:“不可,我已殺了縣令縣尉,若再竊居其位,豈不真成了造反?此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昔日晉文受冊,三辭從命。這道理,張塵自是懂的。做戲要做全套嘛!
正在張塵假意推辭之時,一旁的華佗卻幽幽開口道:“張公子,大丈夫,理應仁不讓。公子既懷仁愛之心,理當如此,此亦為百姓所望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張塵不由一怔,不料華佗竟說出此語,連忙道:“先生,子凡莽撞,令先生醫刀染血,我之罪也。”
華佗一捋鬚髯,微微笑道:“非也,醫者救人,自是無錯。然醫刀之下,無分善惡正邪,俱是性命。公子殺惡人,救滿城百姓,其功當更甚也。”
“這位先生說的有理。”一個青年文士打扮的人站了出來,對眾人道:“各位鄉親,自那趙雄上任以來,我等受其壓迫盤剝,苦不堪言!今幸得張公子替天行道,手刃此賊,我等怎可眼見其受牢獄之災,刀斧之禍,而無動於衷啊!”
那青年說罷, 便跪於張塵面前:“請張公子當仁不讓,接任縣令之位,救我滿城百姓於水火!”
“請張公子接任縣令之位……”
一時間,眾多百姓紛紛跪倒。
一旁的吳管家見狀,連忙湊到張塵身邊,耳語道:“少爺,百姓心願如此,不可再違。不如,便順了大夥的意吧。”
張塵也見火候差不多了,當即便道:“既然眾位鄉親如此抬愛,張某不敢再辭。新縣令到來之前,張某便暫代縣令之位。日後若太守大人加罪,一切罪責,張某定一力承擔!”
“拜見張大人!”
話音剛落,一眾百姓紛紛跪倒,叩首參拜。
幾名差役見狀,也紛紛跪倒叩拜。
對這些差役來講,無論誰做縣令,他們也只是聽命行事罷了。何況,比起趙雄,張塵這個主子顯然要好得多了。
“哈哈,好。”華佗捋著鬍鬚言道,“不想在下今日行經此地,竟有如此奇遇!張大人勿憂,在下此行,正是應魏郡太守厲大人之邀,趕赴郡中為其夫人診治宿疾。今日之事,老夫必如實陳明,絕不使大人受累。”
張塵一聽,不由大喜。
華佗乃當世名醫,無論朝野,都極有威望。若能得他從中斡旋,自己再想辦法結好太守大人,此事必能壓下!如此,便省卻了諸多麻煩。
想到這,張塵一副大喜過望的樣子,急忙拜道:“如此,子凡拜謝前輩。未知前輩姓名,如能脫此大難,日後定當結草銜環,以報前輩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