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想了一個辦法,用匕首抵住竹節的底部後,用石頭砸匕首的把柄頭,很快就在竹節上開了一個洞,把嘴貼到竹節上去吸水喝,水的味道有點青澀,有一股竹子的清香,顏色有點綠黃,每一節竹節裡都有水,越靠根部水越多,就這樣自己總算喝了個飽。又用竹枝引流,慢慢的把水壺灌滿。
來到被二師兄拱過的地方,仔細尋找,看到一個剛剛露頭的竹筍,掏出匕首向下挖著,然後貼著底部用匕首橫著一切,一個竹筍到手,剝掉皮漏出嫩肉,切掉沾著泥土的部分,開始午餐,味道還不錯,有點微甜,嫩嫩的,汁水充足。一個沒夠吃,又找到兩個,吃了一個存了一個。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多挖點留著吃?這裡面有幾個問題:一是天氣太熱,這種東西頂多存放一兩天就不能食用了,否則就會中毒出問題,在家吃片藥就解決問題,在野外,只能靠你自己身體的抵抗力了,一旦出現脫水就"嘎"了。二是野外,能背的重量有限,沒有體力背很多不必要的。
按照地圖指示,二號地區是一個馬鞍形的山峰,距離我自己還要大約三小時,如果沒有二師兄搗亂,劉暢應該快到二號地點了。 現在必須想辦法把時間奪回來,整理一下行囊出發。
看了一下地上的血跡方向,在自己右側漸行漸遠,還好,跟二師兄不是一個方向。
一路無險,終於到達二號地點了,坐下來休息一下,喝口水,仔細觀察一下週邊環境,跟地圖描述的差不多。任務書會放在哪裡呢?如果是自己放任務書,會放在哪裡呢?周邊沒有大樹,只有岩石、灌木和土還有裂縫,等等,裂縫,裂縫什麼鬼?劉暢趕緊跑到裂縫邊上去搜尋,沒有呀?劉暢沿著裂縫又左右找了一圈,沒有任何發現,大的裂縫裡面夾著石頭,小的裂縫裡面長著雜草和一些小灌木。會在哪裡呢?
坐在裂縫旁的石頭上,仔細觀察著可能放任務書的地方,都找了一遍了,什麼也沒發現,劉暢漏掉了什麼?
這裡也只有裂縫可以藏東西了,其餘的就是灌木叢了。劉暢又把能藏任務書的裂縫又捋了一遍,仔細觀察,發現一處的灌木叢有輕微的受傷,劉暢蹲下來仔仔細細的看了一圈,灌木叢邊上裂縫裡夾了很多石塊,劉暢一一向外摳著石塊,清理完一層後,在準備清理那些可以夠得著的石塊時,發現了斜插在縫隙裡的土黃色的油布包。哈哈,終於找到你了,這是哪個的餿主意,藏在岩石縫裡不說,還蓋上兩層石頭,小樣,你讓我好找呀!急忙拿出油布包開啟,拿出裡面的任務書開啟:“請你馬上趕往三號地點,在離開前恢復環境原貌,並在方圓200米內重新選址放置剩下的任務書,請帶回一份任務書作為到達二號地點的證明。“落款:野外生存訓練應急指揮部。
劉暢拿出一份把剩下的任務書重新包好,原封不動的放回原處,就不給後來人創造困難了。劉暢邊做邊想,現在往三號地區趕,是不是有點晚了?是二師兄攆自己上樹把時間給耽擱了嗎?
拿出地圖仔細研究一下,看著地圖上二號地點周邊地形的等高線,如果按照正常行軍路線行走,大約要七八小時,劉暢必須往回攆一下時間,這次就不走尋常路了,劉暢制定了一條等高線有點密集的線路,路程少了一半多,時間差不多五六個小時的樣子,但是路肯定不好走。劉暢拿起指北針將磁針與北方n重合,再看太陽對著指北針上刻度的位置,推算出現在的時間應該是下午三點半左右,如果順利,天剛黑自己就能趕到三號地點。
本打算休息一會兒的,可是現在必須儘快出發,不然天黑行軍問題太多,容易出差頭,在迷路了可就麻煩了。走,拿著地圖和指北針出發,應該找個柺棍,劉暢的上個柺棍被二師兄給攆丟了,現在這周邊全是灌木叢,看來只有找機會再做一根柺棍了。
選擇了抄近路。路是近了,可是卻是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