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羅柔問:“我們直接去酒吧嗎?”
“看你,你想回家休息一下嗎?”
“這會已經四點了,也沒什麼時間休息了。”她想了想,又說,“不過我們還是回家一趟吧,我拿本書走。”
“這麼愛看書?”
“那可不。”羅柔故意賣了個關子,“你知道我高中三年看了多少本書嗎?”
“多少?”
她得意道:“400多本。”
“這麼厲害?”
她又問:“那你知道我小學到初中這9年看過多少本書嗎?”
徐行隨口答了句:“800本?給你翻一倍。”
“怎麼可能?”羅柔說,“我只看過一本。”
“啊?”
“那本書我到現在都印象深刻,叫《一千零一夜》。”
“什麼情況?”
羅柔想起往事,瞬間有些惆悵,撇嘴道:“這還是我問鄰居家哥哥借的,他家也只有這一本書,都不知道哪來的,而且我當時問他借的時候,他還不肯。”
“他為什麼不肯?”
“小孩子嘛,都比較幼稚,就好比雖然這個玩具我不玩了,但別人要,我也不想給,護食心理吧。”
“嗯。”
羅柔笑了笑,“後來,我替他幹了很多活,他就借給我了,我借了一週,直接把這本書抄下來了,然後反覆看。”
徐行疑惑地問:“你們學校沒圖書館嗎?為什麼會沒書看?”
“我們是村小,哪有什麼圖書館?後來去了鎮上讀初中,也沒有圖書館這種東西,所以我特別懷念高中那三年。”羅柔說,“高中的時候,因為是萍萍姐資助我嘛,學費生活費都是她出,所以我週六週日都不用回家,就一直待在學校看書,我們高中有一棟圖書館,三層樓全是書,我感覺跟到了天堂一樣,每次去圖書館都是10本10本的借。”
徐行問:“你一般都看些什麼書?”
羅柔答道:“我啥都看,不過看得比較多的應該是人物傳記。”
徐行說:“人物傳記很多都是美化過的,很多富豪的發家史都不是很光彩。”
“我知道,但是我認為任何一本書,都有它的價值,有的書,可能全篇都是精華,有的書,你只能提取出一句話,但就那一句話,也許對你就是醍醐灌頂的作用,所以我從來不管這些,就算它只是個爛蘋果,我把好的那一面啃掉就好啦,賊不走空嘛,反正我看了什麼書,它都會在我腦子裡留下點什麼東西,不會是一無所獲。”
“有道理。”徐行想起昨晚回家時她趴在沙發上看的那本書,“我記得你昨晚看的那本好像叫《遙遠的救世主》?”
“這個你都記得?果然是學霸的腦子。”
“我就隨便掃了一眼。”徐行笑問道,“講什麼的?”
“講的是殺富濟貧的故事。”
“啊?”
羅柔說:“這是我前幾天從學校圖書館借的,我覺得這書名很有意思,就借過來看了,寫得非常好,而且很符合我當下的心境。”
“怎麼說?”
“裡面有一個觀點我很認可,它說,為什麼很多窮人發不了財?是因為他們沒有遇到救世主嗎?不是,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認知和格局跟不上,所以註定只能待在底層。”
“哦?”
羅柔解釋道:“打個比方,我是一個有幾分小聰明的人,你覺得我有點能力,所以決定給我一個機會,讓我替你辦件事,辦完事之後,你很高興,又憐憫我出身貧寒,就給了我遠超市場價的報酬,結果,我並不認為你是好心,反而覺得我該拿這麼多,甚至會想,你是不是給少了?你肯定從我身上賺到了更多,要不然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