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來。
今天第一個出場並已經表演完的蘇高旻,此時心中不由得感到一絲慶幸。他暗自嘆道還好自己不是接在方宇後面表演。
“我發現方宇的音域跨度真的很大,從低沉的吟唱到高亢的抒情,他都能輕鬆駕馭,這充分展現出了他寬廣的音域和紮實的唱功。”一個很好聽的女聲很冷靜的評價道。
蘇高旻聞聲望去,發現說話之人正是段小夏。段小夏看到蘇高旻看向自己,微笑著朝著他輕輕點了點頭。
“的確,而且我發現方宇在演唱時,氣息控制得非常好。”華哲也隨之附和道,“無論是長音還是短音,他都能保持聲音的平穩和連貫,這使得他的演唱聽起來非常流暢自然。”
“我覺得這下萬悅欣要慘了。”卓晨昂頗為同情地說道。作為一個曾經有過相似經歷的人,他深知在方宇這樣頗有才華的歌手後面表演的壓力,沒有人能比他更能感同身受萬悅欣此時的感受。因此話語中充滿了對萬悅欣的同情與理解。
主持人何日火笑著上臺和方宇打著招呼:“我剛才都已經聽呆了,我發現這首歌中用到了很多咱們繁州的傳統樂器,簡直讓人陶醉。那麼,現在我看臺下已經有很多樂評人躍躍欲試想要發表感言了,讓我們聽一聽大家都有什麼感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一位樂評人迅速拿起話筒,激動地說道:“編曲中巧妙地融入了繁州眾多傳統樂器,如笛子、古琴、洞簫等,這些傳統樂器的加入,使整個歌曲充滿了古色古香的韻味。我想說,如果方宇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的話,或許可以創立一個新的音樂風格,為繁州樂壇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
這位樂評人的評價之高,讓不少現場的觀眾驚訝不已,大家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人瞪大了眼睛,彷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的人則露出了敬佩的神情。
另一位樂評人也頗為贊同地點了點頭,他接過話筒,聲音中帶著一絲激動:
“主歌採用的配器搭配非常恰當,主音程基本上為打擊樂器和撥絃樂器,如架子鼓、古箏等,這些樂器彈奏出來的音符格外有跳躍性,充滿了活力和動感。
而在後面又加入了吹奏的笛子,這一巧妙的安排大大增加了整首歌的線條連貫性,使得整段主歌的律動和線條交錯連貫,非常流暢。
這樣的編曲無疑是非常高階的,它充分展現了方宇在音樂創作上的深厚功底和獨特見解。
至於方宇的歌聲,我就無需做過多評價了,一個詞足以形容——‘仙音’。他的聲音清澈而純淨,與編曲完美融合。”
場下眾多觀眾和等候區的歌手們聞言又是一驚,這評價即便是上次段小夏出來時也沒有過。
:()穿越後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