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院,大伯爺倆就開始上手幫忙,一個拎起水梢去水井去壓水,一個則是磨起了刀。
“熊膽成色還行,是上好的銅膽。”
“虎子第三次進山,就能打到黑熊,也算有我幾分真傳。”
和剛才的嚴肅不同,馬福軍這會兒臉上隱隱透著幾分得意。
畢竟兒子能有這般能耐,做父親的心裡多少還是有些自豪的,只是剛才氣兒子莽撞,才沒表現出來。
“哎,虎子能耐,這一頭黑熊比我們爺倆躺平一年還掙錢。”馬三平一臉羨慕的說道。
“所以說,三平你也得.........”
“停,停,二叔你就別勸了,我要是開始上進,我爹以後可沒時間給你釣魚了,咱抓緊卸肉吧。”
馬福軍接過刀:“你這小子,就知道找藉口,行嘞,先幹活兒要緊。”
幾個人齊心協力,忙活了好一會兒,那熊皮總算被完整地剝了下來,被小心地放在了一旁,由馬虎負責拿獵刀,將皮上的油脂刮乾淨,免的臭皮子。
接著,就是分割熊肉的活兒了,這同樣需要技巧和耐心,得把不同部位的肉分割好,方便後續售賣或者儲存。
熊掌,熊腳,熊波稜蓋,熊鞭,熊心之類的好東西,都被單獨放在了一堆。
肥肉則是被切成大塊,拿到灶房拷出熊油,這東西做菜香,估計夠老馬家吃一年的了。
剩下的肉塊,一部分切成二三斤重的小塊,和內臟,下水之類的東西混在一起,留著送人。
大塊,好賣的部分則是簡單用煙燻制一番,這樣能延長儲存時間,自己留下一部分,剩下的拉到鎮上賣給老範。
忙活了兩個多小時,太陽也落下了山,一家人總算是把熊肉都處理妥當了。
三姐也將平日和老馬家關係好的老鄰們,都邀請了過來。
有之前借驢車的人家,也有幫著辦工傷的劉場長,還有和黃鵬換班的另一個護林員老聶,加起來十來個老爺們。
眾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喝,一邊嘮著家常,氣氛十分熱鬧融洽。
馬福軍端起一碗酒,對著大家說道:
“虎子運氣好,在山裡弄了個大貨,請大家過來樂呵,樂呵。“
“以後這孩子有啥做的不對的,大傢伙多擔待著。”
“老馬,你這話不對啊,虎子這是出師了。”
老聶笑著糾正道:“才進山三次就能獵到黑熊,這可不是光靠運氣就能成的事兒,那得有真本事。“
“咱這林場裡,多少年沒出這麼厲害的後生了,以後肯定是有大出息,你就別謙虛了。”
眾人也紛紛點頭附和,劉場長也接過話茬道:
“老馬,你就別謙虛了,虎子這孩子機靈,懂事,辦事也有章法。”
“不像村裡的其他年輕人,整天東家長,西家短的.......我看這孩子有深沉,心裡能藏住事,行。”
“還得磨鍊,磨鍊,摔打,摔打。”
老爹嘴上這樣說著,但馬虎卻能看出,打腿瘸那天算起。
今個,是他腰板挺的最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