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中殘骨已難分清生前身份。張夢讓捕快將骸骨全搬出洞外,隨後一把火將“斜陽洞”燒得乾淨。
野火熊洶。
煩擾山海縣十餘年的禍害被除去。隨後眾人凱旋迴城,下了玉山,剛巧有一老農推著拉車入城。
關不餘借來拉車,將邪修老道的屍首放在上面。就這般推入城中。
初入城時,百姓好奇不已,側頭觀看。依稀看出拉車上是人的屍首,還滴溜著血水。但不知是何人。
直到一名兵差,按耐不住,突然歡呼告知百姓,此人便是失蹤大案的元兇。這才引起一陣沸騰,宛被點燃一般。
百姓紛紛觀望,這一路聲勢浩大。
張夢索性將裹屍用的麻草蓆子掀開,露出邪修真容。便聽百姓紛紛議論:“啊!是個老頭!”“便是這老頭抓走我阿姐的,我要撕碎他!”“當真人不可貌相,此人外形與乞丐無異,竟能犯下這等滔天罪行。”
山海縣全城轟動。有人哭泣,有人歡喜,有人清醒。
人人都朝老道死屍吐口水,放聲唾罵。情緒激動者,甚至拿刀劈砍。
有一八十餘歲的高壽老農,認出邪修身份,說道:“大狗子…是…是他!”
,!
很快,同村的老農,經此一提醒,紛紛認出邪修身份。
是山海縣一良村內,無父無母的混不吝。整日調戲女子,不切實際。打小自稱“仙爺”。渾數十年,媳婦都沒討著。
六七十歲後,忽然染了重病。骨瘦如柴,突然有一日,再也沒了蹤跡。村裡人只道他死在了犄角旮旯裡。誰也沒在意。
哪知竟成了邪修,專強擼人生吃,為禍十餘年。
最終,邪修屍首掛在城頭,供人唾罵洩憤。
受害者的骸骨存放縣衙,限期三日領認。逾期無人認領,則全葬在後山當中。
……
山海縣一片歡慶熱鬧,街裡街外,都在誇讚新來的縣令,愛民如子,勤勞肯幹,一來便把大禍害除去去。
城裡酒樓處,說書人編排起了縣令除邪的戲碼。
說書人口舌如簧,滔滔不絕。一些巡街的兵差、捕快,路過酒樓門頭時,便有好事之人,要請他們喝茶飲酒,順道說說當日經過。
兵差、捕快倍感虛榮,揚眉吐氣。
但公務在身,如今的縣老爺,戒律嚴格,可不敢不放眼裡。隨意出入酒樓,大有翫忽職守之嫌。便只能說道:“待我換班歇息,再來和你們說道說道!”
市井間流言不斷。甚至一度將張夢推舉為神人。縣令威望日益增長,已到說一不二。城中兵差、捕快全以張夢為尊,對他的話,無不尊崇。
就任短短一週時間。
山海縣風氣大改,竟有官、民和睦,其樂融融一幕。
待邪修一事過去後。關不餘主動請罪,請求張夢嚴加責罰。
張夢自不客氣,酌情量刑:“此人有其功,有其過。但功過不可相抵。他雖曾陷入迷途,但本性卻不算壞,邪修藏匿之地,亦是他所發覺。”
思索片刻,張夢道:“縣尉關不餘、縣丞王奇,疏忽職受,各打五十大板!今後若能改正,仍不失為一名好官。”
當即貼上布告。行刑當日,縣裡百姓圍在縣衙圍觀。老百姓們紛紛叫好。
關不餘自願受罰,自不抵抗。但縣丞王奇,卻覺無妄之災,自認縣令雖高自己一頭,卻無權打自己板子。
然而張夢何管有權無權。他順應民意,這王奇疏忽怠慢,不理政務,就該處罰。
關不餘打完了板子,見王奇還叫嚷哭喊,死活不肯受刑,著實敗壞形象,罵道:“膿包貨!老子都捱了,你還想躲?老老實實待著,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