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讓“座山雕”將“地勢地圖”畫出,如若證實為真,自會對他有所褒獎。但功過不相抵,功當賞,過當罰。
座山雕立時表示,他願意永世在苦力營,但求討得半分差事。倘若能重新管理手下兄弟,幫張夢分憂。
想法倒美。但張夢知曉人之本性,向來難改。座山雕此刻的諂媚討好,是形勢所迫,絕非本性如此。若由座山雕管理眾苦力,山匪戾氣定又重蹈覆轍。
怕又是個土匪窩子。
他斟酌片刻,決定讓座山雕,暫時擔任“巡察小隊”的“伍長”。
不用做苦力,專門糾察“苦力營”犯規犯矩之事,行使監察之權,將其上報上級。
如此一來。座山雕免於苦力,卻也與眾山匪苦力對立。再不怕暗中團結。
座山雕一嘆,老實接受命運,光榮升任新職。
……
北擴徐徐圖進,但因城西、北擴大動土木,山海縣花銷甚巨。
光是每日吃食,便要大把銀子大把銀子砸出。
張夢修為已是煉氣九層。距離築基不遠,但在築基前夕,打算先為後幾個月的縣內發展、問題,做出提前預設與應對。
老百姓種的“金黃稻穗”漸有收穫。
在地裡長勢茂盛,但還不足以豐收。因稻穗種子甚少,需先種植成熟,再取其穗粒,繼續種植,如此反覆數次,才足以獲得足夠穗種,種滿一田稻穗。
張夢雖有不少稻種。但分給眾百姓後,所剩也無多。
想要不愁吃喝,終究要靠自己努力。張夢只是提供機會,提供資源,幫助提攜,並且後備保障。
有些農戶因各種原因,在種植“黃金稻穗”初期,便將穗種弄丟了。
這種情況,一般會上縣衙求助。張夢會重給一包穗種。
見著地裡的“金黃”日漸增多。
張夢亦是欣慰滿足,要不了多久,山海縣糧食方面,足以自給自足。
但在此之前,還需向外購米。
春風商會是“山海縣”發展的重中之重。
這段時日,分別在龍爪縣、龍鬚縣、龍鱗縣開設鋪面。
有“酒館”“米商”……許多商鋪。
各縣的縣令,均注意到“春風商會”。甚至與“王春風”見過。
但不知道,王春風背後是“山海縣”,更不知背後是“張夢”。
全當王春風是頗有頭腦,財力雄渾的神秘世家子弟。
王春風有其父“王大福”指導。十分上道,不時請各縣縣令飲酒,送禮。生意麵上,一直順遂得很。
春風商會日漸壯大,名聲在外。在外採購的物資,每隔十五日,便會暗中護送回山海。
有米糧、酒水、瓷器……種種生活用具。還有“鋤頭”“鐵鹽”“刀斧”。
山海縣快速發展,離不開這許多損耗。
支撐山海縣的支柱,還是“黃玉人參”。
如今山海縣的“人參戶”,已增加到“五百戶”,一戶一月產參“三十五株”左右。
便是一萬七千五百株。
倉庫堆積“三萬餘株”,並非銷不出去。而是如此巨量人參,湧入周圍市縣。必然一石激起千層浪。
緊隨其後,人參價格下降,眾商探究來源,山海縣惹人關注。
如今山海縣羽翼未豐,蟄伏發展為上。惹人注意,絕非良策,會打亂張夢規劃。
張夢喊來“王春風”“王大福”父子。
如今“王家”與張夢走得甚近,其女嫁給週一龍,父子兩人在張夢手底下當差。
張夢讓父子二人,先彙報近況。
如今春風商會產業甚多,酒、米、布均有涉獵。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