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當雲天明穿成林如海 > 第24章 二比一“圍歐”

第24章 二比一“圍歐” (第1/2頁)

“西寧郡總兵力十多萬左右,騎兵部隊也不過兩萬人。經過情報分析估計派出去了一萬餘騎兵。剩下的幾千騎兵不足為慮。而西寧郡府所在地下轄兩衛不過萬餘人左右,只要自己搶先趕到拿下府城,等其他衛所集結完兵力趕過來,估計已經“城頭變幻大王旗”了。所以,關鍵是一個快字。”託因的算盤打得很好。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親率三萬騎兵急行軍,後續部隊一部分去攔截各衛所的援兵,另一部分負責資重運輸。從烏蘭古木到西寧郡府近千里的路程,託因率先頭部隊硬是隻用了五天時間就遠遠望見了自己想要的城池,託因興奮了:拿下府城,準你們三天不封刀。

眾韃子激動了:“不封刀”這活兒他們這幾年沒少幹,可象西寧郡府這樣的肥水寶地可沒碰到過。

眾人抽著身下的戰馬往前衝。更讓人驚喜的是:居然城門大開?

“空城計”?託因心裡一咯噔——這計謀還是他聽那些敗逃來的清兵講三國故事時知道的。

眼見不足戰馬兩個衝鋒的距離了,託因急令停止衝鋒。他仔細觀看,才發現城牆上已經“變幻大王旗”了,不是西寧郡王的大旗,而是……建武帝的皇旗。

“建武帝那小子又親征了!”一閃念間,託因知道壞了,可能掉溝裡了。皇帝來了,那部隊還能少嗎?

還不待託因發起衝鋒令,只見城門兩邊的曠野上衝出來無數騎兵,大開的城門中也不斷有步兵湧出。這下沒時間考慮了,託因急令衝鋒,雙方騎兵瞬間絞殺到一起。

論單兵作戰能力蒙古兵自然強不少,但架不住大宇軍騎數量多。建武帝此次將京軍中的五萬騎兵盡數帶來,再加上西寧郡府的一萬多騎兵,總計六萬餘眾,相當於二打一。經過三年來流水似的銀錢投入,大宇朝騎兵的戰馬也被改良了,兵士的操練也無一日停止……綜合下來,兩軍的騎兵戰力的差距被大大縮小。

縱使如此,蒙古韃子的“血性”被激發後,大宇軍打得還是很艱難。站在城頭上觀戰的建武帝不禁技癢,幾番要下去到戰場上大開殺戒,被西寧王勸阻,三皇子四皇子更是一人抱著他一條大腿堅決不放行。氣得建武帝踹翻二子道:“朕可以不去,你們抱著朕的腿幹啥?帶你們來是看熱鬧的嗎?馬上給朕滾到戰場上殺敵。”

三皇子四皇子頓時雙股顫顫,求助地看向西寧王。西寧王心裡犯了核計:大殿下至少還跟著去大漠裡跑了幾圈,雖然只殺了三個落單的韃子,可那也算戰功不是。人家大殿下現在還在大漠中和眾將士一起溜達呢。三殿下和四殿下要是來這一遭居然連戰場都沒上怎麼算功勞?別看現在嚇得半死,但回朝後想起一毛錢的戰功都沒有會不會忌恨自己?與皇子結仇可不是好事。

他給了二位皇子一個“放心”的眼神,對建武帝道:“陛下在此觀陣,隨時釋出號令。臣現在就帶二位殿下去殺敵。”

帶三皇子四皇子走下城牆時,他牢牢叮囑二人:“二位殿下,你們在本王的身後給本王護好了後方;一旦看到本王砍殺的韃子未死透,二位殿下需補刀不留後患,千萬不能衝到本王的前面去,切記!”

三皇子四皇子也不是笨人,心知肚明:誰見戰場上騎兵迎面衝鋒需要人護著後方的?補刀什麼的不過是揀功勞;至於跑到前面去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二人連連點頭,翻身上馬,一夾馬肚,手舞著寶劍跟在西寧王身後衝了出去。

託因眼看自己的兵越打越少,後續部隊還未趕上來,而大宇那些“天殺”的步兵已在後面給未死透的蒙古騎士補刀了。他雙眼通紅地衝上去,被護兵死死攔住。下屬勸道:大王,我等遠道而來,敵方以逸待勞,且埋伏下如此眾多的軍隊,再打下去只會造成更大的傷亡。大王,我們先後撤吧。等明後天後續人馬到了我們再

最新小說: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 四合院:我從不按套路出牌 四合院:我當兵回來了 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教教小兕子,大唐艦隊星際歸來 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我的艦隊,在墨西哥灣自由航行 穿越三國之黃巾天下 穿越海賊成為赤犬 一人:我向全世界曝光了異人 人在海賊,這個海軍不太正義! 高衙內的恣意人生 阿斗:相父你在哪個罐子裡呢 穿越古代之將門崛起 秦朝歷險記 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 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 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