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況也是有的。
“林姐,也就是說,你也不是直接對接的藥廠?”陳秀麗像個好奇寶寶。
“當然不是,我的藥材一部分供給市裡一個飲片廠,一部分賣到南方,老家那邊有親戚是開藥房的。”
陳秀麗聽得雲裡霧裡,還是不明白,“姐,我不懂,問了什麼不該問的,您別見怪。”
她從隨身的包裹裡拿出一包乾松樹傘和一包猴頭菇,“這是我自己從山上撿的,給您嚐嚐。”
林玉琴祖上是福建人,她自己卻是在東北出生,飲食習慣早已和土生土長的東北人無異。
“我最喜歡吃小雞燉蘑菇了,你這蘑菇真好,全是蘑菇芽,買都買不到。”
她收下陳秀麗的見面禮,“妹子,你問吧,姐知道的能告訴你的,我都告訴你。”
“姐,你剛才說藥材到藥廠至少要倒五六手,那藥廠為什麼不直接去產地收購呢,這每經過一手價格都會翻一些,從農民手裡收成本更低呀。”
“因為藥材太分散了,就像你剛才說的,你沒辦法保證一年給我多少藥材,但是藥廠要的產量是固定的,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村裡挨家挨戶收,就是我,也只是從縣城上收,村裡我都不去呢。”
陳秀麗恍然大悟,一個疑問解決了,馬上又有新的問題,“姐,既然你的藥材都有固定的去處,為什麼還要在這裡開檔口,我看這市場也沒什麼人,生意能好嗎?”
林玉琴喝了口茶水,“你還真是個十萬個為什麼呀。”
“林姐,實在不好意思,我是真的不懂,想多瞭解一些,給您添麻煩了。”
林玉琴隨手從離她最近的袋子裡抓了一把,湊到陳秀麗面前,“知道這是什麼藥材嗎?”
陳秀麗拿起其中一片,白色的葉片,像花瓣一樣,聞上去沒什麼味道,陳秀麗用手指輕輕掐一下,卻沒掐動。
“不認識。”陳秀麗搖搖頭。
“這就是百合,你沒見過,也應該聽過。”
“是百合固金丸那個百合?”陳秀麗記得家裡以前曾有過這個藥。
“對,就是它。”林玉琴有些驚訝,“那你知道百合哪裡產的最好嗎?”
“蘭州。”陳秀麗脫口而出。
林玉琴更驚訝了,“看來你對藥材瞭解得不少嘛,怎麼總謙虛說自己什麼都不懂呢?”
陳秀麗把額前的一縷頭髮別到耳後,面露羞赧:“家裡有一本中草藥大全,我家那口子還在的時候,沒事兒我總願意翻一翻,他走了以後,因為照顧孩子,很久沒看了。”
輕飄飄的一句話,道出不為人知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