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平定東遼 (第1/3頁)

白虎青龍兩星從龍門大陣龍口中飛奔而出,向東而去,本來懸在半空中的龍門大陣轟然落下,大小三軍一臉懵然,而每人又都安然無事,好似什麼都沒有發生一般。

陣中那些東遼兵嚇得魂飛魄散,目瞪口呆,紛紛棄械投降,跪地府拜。

薛仁貴斬獲了蓋蘇文首級,縱馬上岸,會同諸位將領,領大軍凱旋而歸。

那蓋蘇文之首級,高懸於大纛旗之上,威風赫赫,徑自從番營之前經過。

小番卒們抬首驚望,瞥見元帥頭顱懸於旗杆之上,匆忙奔入御營稟報。

薛仁貴回至三江越虎城,妥善安置大小三軍,步入銀鑾殿,啟奏道:

“陛下,臣擺下龍門陣,番將番兵折損無數,直把蓋蘇文追至東海之濱,逼其絕境,他自刎身亡,臣特取首級,前來繳旨。東遼既失大將,自此當可平定矣。”

李世民聞奏,龍顏綻笑,欣喜萬分,當即降旨,將蓋蘇文首級懸於東城示眾,以彰天威。繼而又傳聖諭,命薛仁貴次日興兵,擒拿莊王。

薛仁貴領旨,口稱:“遵令”。

是夜,眾人各自回營安歇。

待至次日,仁貴欲點兵遣將,捉拿莊王。

軍師徐茂公見狀,急步上前勸阻道:

“元帥,且慢興兵。那莊王須臾便來歸降我朝。”

薛仁貴素信軍師智謀,聞言依從,遂按兵不動。

東遼御營。

番邦高建莊王,於御營之內聞聽元帥蓋蘇文噩耗,頓足捶胸,放聲慟哭,仰天長嘆:

“孤自幼年登基,主宰東遼,受三川海島朝拜進貢,盡享太平盛世,從未歷經這般屠戮兵敗之慘事。豈料近日遭天朝征伐,大軍壓境,一戰即潰,兵敗如山倒,關隘城寨盡皆淪喪,兵將折損不計其數,逢戰必敗,慘狀難言。今蓋元帥身隕,料想東遼再難重振,故土難復,孤有何顏面苟活於世,不如一死了之。”

扶餘國大王張仲堅在側,趕忙出言勸慰:

“王兄,何必如此消沉氣短。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況且大唐天子,仁德播於四海,聲名遠揚天下。皆因王兄麾下元帥蓋蘇文恃勇逞強,誇口飛刀絕技,方惹此大禍。如今他自食惡果,累及東遼,這場干戈亦是天數註定。如今元帥既已殞命,王兄何不獻表歸降,既可免卻死罪,又能重整海東,再興社稷,此為上策,有何不可?”

高建莊王仍自嘆息道:

“王兄莫再相勸。大唐疆域遼闊,兵馬勞頓,征戰多年,方使我邦臣服,怎會容孤東山再起,復興社稷?”

張大王耐心勸解道:

“王兄放心。唐天子乃仁德之君,斷不會覬覦這尺寸之地。王兄若肯遞上降表,待小弟陪您親赴唐邦,面見天子,陳說利害,結下盟好,萬事皆休。”

莊王聞言,轉憂為喜,當即揮毫寫就降表一道,交付仲堅。

張大王接過,仔細整理妥當,辭別莊王,步出番營,飛身上雕鞍,率領八員親隨將官,直奔三江越虎城而來。

行至東門,張仲堅高聲呼喊:

“城上軍士聽令,速報與大唐天子知曉,就說扶餘國王張仲堅,有要事求見萬歲。”

城上軍士聞聽,不敢怠慢,急忙稟報守城官,守城官即刻入朝,踏入銀鑾殿,叩見聖上,奏道:

“陛下,城外扶餘國王張仲堅求見,稱有要事面陳。”

李世民微微詫異,問道:“他前來所為何事?”

徐茂公捻鬚一笑,進言道:

“陛下,他此番前來,必是為東遼國投降之事。陛下宜速宣他進殿朝見。”

李世民頷首,傳旨宣張仲堅覲見。

守城官領旨出朝,趕赴東城,高聲傳令:“放琉球千歲

最新小說: 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 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年少,我從安南開始挽天傾 四合院:我從不按套路出牌 四合院:我當兵回來了 趣翻三國之軍師有奇謀 教教小兕子,大唐艦隊星際歸來 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我的艦隊,在墨西哥灣自由航行 穿越三國之黃巾天下 穿越海賊成為赤犬 一人:我向全世界曝光了異人 人在海賊,這個海軍不太正義! 高衙內的恣意人生 阿斗:相父你在哪個罐子裡呢 穿越古代之將門崛起 秦朝歷險記 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 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 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