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噯,建凡,這是什麼?”
“哦,這個是雙節棍,鍛鍊身體用的。”文建凡趕緊把這玩意兒收起來,這要是在院子裡耍還湊合,要是在房間裡誤傷了誰就不好了。
“那這個呢?”
“這是陶壎,那邊那個是陶笛,都是吹奏的。”文建凡知道還有人不認識一些樂器,乾脆每種都介紹了一番。
“我的天吶,這麼多樂器怎麼學的完啊,我聽說什麼千年萬年的。”
“是不是十年笛子百年簫,千年琵琶萬年箏,一把二胡拉一生啊?其實還有一句的,百般樂器,嗩吶為王,嗩吶一響,不是昇天,就是拜堂。”文建凡說道。
“嗩吶?拿東西吵死了!只要一響,還真的不是昇天就是拜堂,嘿,這話總結的到位。”
“其實嗩吶裡面有首曲子,叫《百鳥朝鳳》,我就一直想學來著,你們誰要是認識嗩吶高手,不妨幫我留意一下啊,我想拜師!”文建凡正色說道。
“呵呵,哈哈,你要是在家裡吹嗩吶,你家老爺子只怕會被你氣死哦。”楊俊勇笑著說道。
這點文建凡還是知道的,“那指定不會的,要吹也是在外面沒人的地方吹,萬一老爺子沒被氣死,我可就沒活路了。”
“噯,建凡,你給我們演奏一下唄,我們也看看你的水平怎麼樣。”
十八般樂器,文建凡基本上就圍繞著《紅樓夢》的幾個主要曲子演奏著,《葬花吟》、《晴雯歌》、《枉凝眉》,每一首曲子用不同的樂器演奏都有不同的味道和意境,這些在上學期上大課的時候就已經教過的。
演奏完畢,文建凡說道:“其實咱們這個行當想要發展,還是得不斷的突破,以前大家喜歡京劇藝術,可十年之後,文化出現了明顯的斷層,大家都挺習慣了慷慨激昂的戰鬥歌曲,現在誰還願意聽京劇?一個字唱好久還唱不完,很多時候還聽不懂,誰願意聽?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才喜歡。雖然樣板戲也算是京劇,但它也加入了很多流行元素在裡面,你們想想,武術現在還有多少用處?再厲害的武功頂不住一顆子彈,再高明的書法也趕不上鋼筆寫字的速度,再頂級的中醫也趕不上藥鋪裡的幾顆西藥。時代在變化,戲曲也需要變化。”
“怎麼變啊?老師都說了,這是國粹!”
“再好的國粹也要有年輕人願意聽啊!沒有京劇之前呢?要不是徽幫進京,哪來的京劇?他們只是融合了秦腔和京腔以及其他地方的劇種,那麼現在需要再次融合了,就像程中的蘇州彈詞,要是咱們的首都定在了蘇州,那他們的評彈是不是也成為了京劇?湘省的花鼓戲也是如此,老師還說過粵省的粵劇,他們的方言才是最接近老祖宗們的日常語言呢!再說所有的劇種都是崑曲演化而來的,怎麼到了你這裡就只能堅持老傳統了呢?”文建凡反駁道。
這種問題是一個學生能考慮的問題嗎?需要一個學生去考慮嗎?哪個學生不是老師教什麼就學什麼,哪裡會去考慮這些。
“那你說要怎麼改?”
“我覺得先要加上一些流行元素,讓大家喜歡上京劇,然後再推廣京劇,不然的話根本沒什麼用。不信的話,我等下彈奏一個曲子,之後我們隨便找一家中學,看他們喜歡京劇還是喜歡我的音樂,問一下就知道了。”文建凡也是極度不服氣的那種人。
說完,文建凡拿起板胡,二胡放在一邊,一會兒要輪流用到的。京胡是為了京劇而發明的,板胡則是為北方戲曲而創造出來的。
《赤伶》這首歌其實就相當於一首宣傳崑曲的歌曲。如果把裡面的崑曲換成別的地方戲種或者是換成京劇,都能很好地融入到這首歌裡。
文建凡專心用板胡拉著前奏,之後換成二胡,到了副歌部分又換成板胡,連續切換了兩遍之後,這首曲子就完整的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