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我回來啦!”文建凡還在門口,聲音就進了院裡。
李老爺子放下手裡的工兵鏟,快步上來迎接這離家將近一個月的孫子。兩人的關係就是那種沒有血緣卻宛若親生的祖孫倆。
“別人出差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裡帶東西,你怎麼就帶點水果啊?”李老爺子很疑惑。
“東西太多了,拿不下,我讓宮本幫我打包託運過來,那樣能直接送到家,我本來說走海運的,他覺得海運慢,怕趕不上春節,就幫我走空運,省事兒。”文建凡嘚瑟的說道。
“在那邊還好吧?吃得慣不?睡得好不?”老爺子不關心輸贏,只關心孫子的身體,“你吃飯了沒有?”
“飛機上吃了。”文建凡伸了個大拇指,說道:“我有徒弟照顧,專門請了個湘菜師父幫我做飯,爺爺,你看看我是不是又長高了?”
兩人進了西邊的暖房,辣椒已經開花了,南方抗寒的菜薹圍著暖房周邊種了兩圈,中間是空心菜,旁邊是菠菜,鬱鬱蔥蔥的,看上去就惹人喜歡。
“爺爺,我看看那邊種了些什麼。”文建凡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這些蔬菜。
“你慢點,別把熱氣都放跑了,不然這辣椒就結不出來了。”老爺子叮囑道。
東暖房裡,除了辣椒,還有上海青,也是栽種在外圍的,裡面是香菜和紫蘇,正中間還有一根藤蔓,看葉子的形狀應該是絲瓜。
小小的兩個園子裡種的蔬菜就超過了八種。
“爺爺,您得拿支毛筆,幫辣椒授粉,這樣才長辣椒。”文建凡想著植物學上的知識。
“鬼扯,辣椒就是這麼長的。”李老爺子才不信這些呢。
其實辣椒自花授粉,但是最好還是有人幫忙授粉為好,結的辣椒多些。
“你屋裡有幾封信,你自己去看看,別禍害我的暖房。”
李老爺子揮手把文建凡趕走了。他戰友們來過四合院兩次了,對老爺子的住處那也是羨慕不已,紛紛誇讚他收了個好孫兒。
老爺子時常掛在嘴邊的就那麼兩句:“我們這代人沒啥可比的了,就比比誰先把誰送走,再比比自己的後輩,誰更有出息,讓孩子們多走動走動,這麼多年出生入死的兄弟之情,別到了後輩這裡成了仇人,那就不好了。”
好些事情都心照不宣,戰友,哪怕是有過錯誤的,大家沒辦法伸出援手,但也是儘量照顧他們的後代,這些後輩當兵的多,做政工的少。老爺子還想今後把文建凡也扔在軍營裡,讓他去摔打個兩三年。
信件都是家人寄過來的,乾爹也來了封信。
先拆嗲嗲娭毑的,他們和小兒子一家準備過了小年再到四九城來,車票周局長會幫忙訂好,上車之後,周局長會給文建凡拍電報的。
老爹的信沒什麼太多的溫情,字裡行間的關心都帶著濃重的說教意味,這也許是國人的傳統?兒子是別人家的優秀,孫子是自己的好?
老大也來了信,看得出他在星城過得蠻不錯的,現在還當了學習委員,成績是年級前四名之列,成績第一的永遠是那個曾經第二,後來第一的女生。
乾爹的信倒是著實把文建凡誇獎了一通,不帶輪子的拖拉機經過檢測,完全符合山裡百姓的需要,之前的那些發明也給國家創造了多少利潤,換回了多少外匯,整的跟彙報工作似的。末了還說明年的五一獎章他預定了,沾的是自己乾兒子的光,還要他別羨慕,有本事自己也收個乾兒子。
乾兒子文建凡沒有,但徒弟和徒孫還是有的。
這個時間段的信基本不需要回,只給乾爹和聶伯伯寫封信就好了,讓他們記得自己答應過捐給龍勝的兩臺拖拉機就行。
早上,老爺子開始教文建凡打拳了,伏虎拳出自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