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紀委的調查風暴已經席捲青河縣,顧晨的仕途懸於刀鋒之上。新聞釋出會的公開財務審計讓市紀委不得不收斂攻勢,但這場博弈遠未結束。暗處的對手們,不會甘心讓他輕易脫身。
然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
市紀委的突襲
上午九點,顧晨剛走進縣政府大樓,迎面便碰上了市紀委調查組的成員。
“顧縣長,我們需要進一步核實一些財務資料,希望你能配合。”調查組組長李文軍態度禮貌,但語氣堅決。
“當然,這是我的職責。”顧晨微微一笑,毫不遲疑地回應。
市紀委的調查在縣政府辦公樓會議室進行,青宏集團、財政局、審計局的幾名負責人也被叫去配合。整個青河縣官場,瀰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息。
調查的焦點仍是青宏集團的資金管理問題。儘管顧晨已經提前公開審計,但調查組顯然不會輕易放過任何可能的“漏洞”。
“顧縣長,青宏集團在去年第四季度有一筆3000萬元的資金流向不明,能解釋一下嗎?”李文軍翻閱著資料,抬起頭,目光犀利。
顧晨早有準備,淡定地說道:“這筆資金是用於引進先進裝置,合同和付款記錄都有,相關檔案已經提交給你們。”
李文軍皺眉,翻閱檔案,發現合同確實在案,支付流程也沒有問題。他微微點頭,但顯然還不打算就此作罷。
“那麼,為什麼這筆款項的稽核流程,比正常審批時間快了三天?”
“因為當時裝置供應商臨時調整價格,提前支付可以節省一筆成本。”顧晨解釋道,“這筆節約下來的資金,也有詳細的使用去向。”
李文軍沉默片刻,最終沒有再追問這筆資金的問題。
他已經意識到,顧晨的準備十分充分,想要用財務問題扳倒他,難度極大。
---
幕後黑手的逼近
會議結束後,顧晨剛回到辦公室,王磊便匆匆趕來,神色凝重。
“縣長,有情況!”
“說。”顧晨目光微冷。
“剛收到訊息,市裡有幾個記者突然開始調查青宏集團的幹部作風問題,甚至有人在暗示你個人可能涉及經濟問題。”
顧晨輕輕敲了敲桌面,眼神深邃:“他們換了個戰場,想從輿論入手。”
“我們要怎麼應對?”王磊問道。
“輿論戰,比的不是誰聲音大,而是誰的證據更有力。”顧晨沉聲道,“讓新聞辦提前做好預案,同時,把青宏集團的改革進展和資料整理出來,適時向媒體釋出。”
“明白!”王磊點頭,立刻著手安排。
---
政商博弈:反擊的第一刀
就在顧晨忙於應對調查時,縣裡的另一股勢力,也在悄然行動。
“趙書記,顧晨已經被調查,接下來是不是該讓他徹底翻不了身?”青河縣政協副主席韓建平在縣委書記趙海平的辦公室裡,低聲說道。
趙海平目光微微一沉,沒有立即表態。
韓建平繼續勸說道:“現在市紀委已經盯上了他,我們只要稍微推動一下,利用輿論,把他的影響力徹底毀掉,就算調查不出問題,他也再無翻身的機會。”
趙海平沉思片刻,緩緩道:“繼續觀察,別操之過急。”
韓建平微微皺眉,顯然對趙海平的謹慎有些不滿。但他也知道,趙海平不會輕易下決定。
這一場博弈,才剛剛進入白熱化階段。
---
顧晨的破局之策
當晚,顧晨在辦公室召集核心團隊,進行緊急討論。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