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紀委的深入調查
第二天一早,青河縣財政局會議室裡,一場緊張的審查正在進行。
省紀委檢查組的幾名成員坐在長桌的一側,翻閱著厚厚的財務報告,電腦螢幕上是縣財政資金的流向明細。氣氛沉悶,偶爾有人低聲討論,或者記錄著什麼。
“顧縣長,關於這筆土地出讓金的使用,我們需要詳細的合同資料。”省紀委副秘書長楊崢緩緩說道,指著一份資料表格,“特別是這部分專項資金的撥付流程,賬面上有些細節需要進一步核實。”
顧晨神色鎮定,微笑著點頭:“沒問題,我們財政局會全力配合。”
他早有準備,在省紀委進駐的第一時間,就安排財政局和審計部門整理所有相關資料,確保資料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財政局長李東平立刻起身,示意工作人員去取相關合同和審批檔案。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雖然顧晨已經提前打過招呼,但面對省紀委,他仍然有些緊張。
楊崢接過合同,仔細翻閱後,抬起頭看向顧晨:“顧縣長,這次專項資金的撥付,為什麼和市裡的審批時間有時間差?看起來,青河縣的資金撥付速度比市裡批覆的時間快了幾天。”
顧晨心中一動,知道這是一個試探。
他不疾不徐地回答:“我們縣財政的審批流程進行了最佳化,提高了效率。市裡的批覆雖然有時間延遲,但縣裡的預算安排是有依據的,並沒有違反相關財政紀律。”
楊崢點點頭,並沒有再追問,但目光深處閃過一絲思索。
市裡的反應
與此同時,市裡也在密切關注著這次省紀委的檢查。
市委書記朱洪波在辦公室裡,默默地聽完了秘書的彙報,臉色平靜,但眼神中卻透露出幾分深意。
“看來,省紀委的調查是有備而來。”朱洪波淡淡道,“顧晨的財政改革,已經不僅僅是縣裡的事情,省裡要親自過問了。”
秘書李長林小心翼翼地問道:“朱書記,咱們要不要做點什麼?”
朱洪波輕輕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暫時不必,我們靜觀其變。”
他知道,現在並不是出手的時候,青河縣的局勢仍然撲朔迷離,如果這次省紀委的檢查真的能發現問題,那就不用他再多做什麼;但如果顧晨能夠安然度過這次危機,那他的地位恐怕會更進一步。
“對了,市裡那份關於青河縣的改革評估報告,暫時先壓一壓,不急著送上去。”朱洪波補充道。
秘書微微一怔,但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朱洪波要保持自己的迴旋餘地,既不完全支援顧晨,但也不願意過早表態,以免引火燒身。
紀委暗訪
就在省紀委展開正式調查的同時,一支小型的暗訪組也悄然行動了起來。
一名身穿普通休閒裝的年輕男子走進青河縣政府門口,熟練地向保安打了個招呼,然後徑直走向信訪辦。他的身份不顯眼,但如果有人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手上的筆記本上,寫著“省紀委專項調查組”幾個字。
他走進信訪辦,隨意找了個座位坐下,靜靜地觀察著來訪的群眾。
這天,信訪辦裡陸續有幾位群眾前來反映問題,大多數是一些涉及土地拆遷、徵地補償和企業拖欠工資的事情。年輕男子認真地聽著,偶爾做些記錄,眼神冷靜。
中午時分,他悄然離開,來到城郊的一家小飯館,與另外幾名紀委工作人員匯合。
“情況如何?”其中一人問道。
“縣裡的信訪問題基本上集中在土地和拆遷上,暫時沒有發現針對顧晨個人的舉報。”年輕男子說道,“不過,我注意到,最近有幾起關於財政資金的匿名投訴,主要涉及專項資金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