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在看完報告後,將其遞給顧晨,語氣沉重。
顧晨沒有急於回覆,而是仔細閱讀了報告中的每一條內容。這些地方政府的領導顯然找準了改革中某些環節的漏洞,並且透過輿論壓力使得問題放大。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雖然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道理,但更多的是帶有情緒化的反應,是對改革失控的焦慮。
“他們明顯是在向省委施壓,試圖透過這種方式讓我們回頭。”顧晨冷冷地說道,“如果我們繼續軟弱,他們的氣焰只會更加囂張。”
他頓了頓,目光堅定:“這次必須回應他們。我會親自去一趟地方,和這些領導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王煒一愣:“廳長,您打算親自去?這樣不太妥當吧?”
顧晨微微一笑:“這不是妥當與否的問題,而是我們必須展現出堅定的立場。只有親自去,才能更好地化解他們的不滿,也能讓他們看到我們堅持改革的決心。”
“好的,我明白了。”王煒點頭道。
---
關鍵的地方會議
顧晨親自前往了一個改革阻力最大的地級市,這座城市的經濟並不發達,但由於財政管理不善,長期依賴政府補貼和特殊資金支援,地方政府的官員對改革極為敏感。
會議地點選擇在當地的一家賓館,顧晨和地方政府的領導進行了長時間的溝通。
“顧廳長,改革的初衷我們理解,但現實中,我們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地市的一位領導語氣誠懇,卻也帶有明顯的不滿,“您的政策讓我們無路可走,民間企業的支援減少,地方財政的收入也在減少,基層工作難度更大了。”
顧晨聽著這些抱怨,臉上並沒有露出任何不悅的表情,他靜靜地傾聽,等待對方說完。
“我明白你們的難處。”顧晨終於開口,“但我希望你們理解,財政改革的意義不僅僅是短期的經濟利益,它關乎國家長遠的財政健康。如果我們不從根本上解決財政體制的問題,地方政府的困境只會越來越嚴重。”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變得更加堅定:“你們要知道,改革是必須的,而我們現在做的,正是為未來的地方經濟打下基礎,推動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職能,最終能讓地方的經濟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
地方領導們面面相覷,雖然他們心中依然有不滿,但面對顧晨這番話,他們也開始有所動搖。
“顧廳長,您說的確實有道理,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這項改革。”一位地方領導小聲說道。
“我明白,但時間不等人。”顧晨語氣堅定,“我會盡量在短期內,幫助你們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財政廳會派人協助你們,確保改革順利過渡。”
會議結束後,地方領導們雖然沒有完全表態,但明顯的退讓讓顧晨感到了一絲勝利的氣息。
---
政治博弈的持續
儘管地方政府的反撲暫時得到了緩解,但顧晨清楚,這場博弈遠未結束。改革的推進,必然會觸動更多人的利益,反對派的反擊可能隨時爆發。
他深知,自己所面對的,不僅是地方政府的反抗,更是一個更加複雜的利益格局。而這場風雨,顯然才剛剛開始。
但顧晨並不懼怕,他已經做好了迎接更大挑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