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革不僅僅是政策上的調整,更是整個政府運作模式的深刻變革。希望能夠得到您的支援,幫助我在接下來的改革中,爭取更多的資源和支援。”
李宗武沉默片刻,緩緩開口:“顧廳長,支援你是我的責任,但你要記住,改革背後不僅僅是政策,更是人心。若要推行這項政策,你需要獲得更多關鍵人的支援,特別是在省政府內部的核心力量。”
顧晨知道,李宗武的言外之意正是,自己目前雖然有杜永年的支援,但仍然缺少足夠的政治資源和人脈。要想突破當前的瓶頸,他必須與更多的核心人物建立起聯絡,甚至形成戰略聯盟。
與敵對勢力的博弈
與此同時,顧晨也沒有忽視來自徐同光等內部對手的壓力。徐同光作為財政廳的副廳長,雖然表面上態度不敵,但背後卻始終在與地方政府保持著緊密聯絡。顧晨開始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次改革的挑戰,還是一場政治鬥爭。
在一次財政廳的內部會議上,徐同光再次提出了關於財政評估機制的一些質疑:“顧廳長,雖然您的評估機制有一定的成效,但我們不能忽視它對地方財政的影響。改革的步伐過快,可能會導致各地經濟發展的壓力過大。”
顧晨直視徐同光,冷靜回應:“改革的步伐從來不會輕鬆,但我們必須正視地方財政的不透明和低效,不能讓‘地方保護主義’繼續存在。”
徐同光的話語間充滿了挑釁,他顯然並不打算輕易放過顧晨。然而,顧晨並未急於反擊,而是穩穩地將話題引導至具體的政策執行層面:“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改革的節奏,但最重要的是,確保改革的核心目標不變。”
徐同光聽後微微皺眉,顯然對於顧晨的反應有些意外。他知道,顧晨此時的應對,已經顯示出足夠的政治敏銳度和堅定決心。
改革的突破口
經過與李宗武的接觸後,顧晨的信心開始回升。他決定在下一次省政府的經濟會議上,提出一個具體的改革方案,爭取更多的支援。
他知道,改革的真正突破點並不僅僅在於政策本身,更在於如何巧妙地整合省內的各方力量,形成一個合力。而這一次,他要利用與李宗武的關係,爭取省委的支援,為改革掃除障礙。
顧晨沒有急於行動,而是耐心等待著最佳時機。他明白,雖然當前的改革步伐遇到了瓶頸,但如果能夠調整策略,突破困境,他的仕途也會迎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