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顧晨的辦公室裡,檯燈的光映照在他堅毅的臉龐上。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眼神銳利如刀。
國內外的資本勢力開始聯手反擊,輿論戰也已打響。這不僅僅是對市場的衝擊,更是一場圍繞改革方向的較量。他必須反擊,且要反擊得精準、徹底。
---
黨內的暗潮洶湧
第二天上午,黨內高層召開了一場臨時會議。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幾位元老端坐在首席,目光審視地看著顧晨。
“顧晨同志,”一名年長的官員沉聲開口,“近期市場動盪,外界對我們的經濟政策產生了不少疑慮,你怎麼看?”
顧晨穩穩地迎上對方的目光,語氣沉穩:“市場的波動並非是改革帶來的,而是部分資本勢力的蓄意操控。他們利用境外資金製造恐慌,試圖影響我們的政策方向。”
坐在對面的黃志強微微皺眉,緩緩說道:“可是,社會上已經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認為我們的監管政策過於嚴厲,導致市場信心不足。”
顧晨微微一笑:“信心的問題,取決於我們如何引導。只要方向正確,市場最終會迴歸理性。”
會議室內一片沉默,幾位高層交換了一下眼神。
李昌偉開口了,語氣意味深長:“顧晨同志,你的決心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是否需要稍作調整?畢竟,穩定壓倒一切。”
顧晨心中冷笑,所謂的“調整”,無非是希望他退讓一步,讓資本勢力有喘息之機。但他很清楚,自己一旦讓步,對方只會得寸進尺。
他堅定地說道:“穩定的前提,是市場的公平和秩序。如果我們向這些資本勢力妥協,未來將更難以控制。短期的市場波動不可避免,但如果現在不堅定立場,未來的風險將更大。”
這句話讓在座的幾位官員臉色微變。顧晨的語氣並不激烈,但話裡的意味已經表明,他不會妥協。
元老中最資深的一位沉思片刻,開口道:“目前市場輿論的壓力確實很大,但你說的也有道理。資本勢力的問題,必須解決。”
顧晨點頭:“我會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同時繼續推進監管行動,確保市場穩定。”
會議的氣氛微妙地發生了變化,一些原本有些猶豫的官員,似乎被顧晨的堅定態度所打動。
---
資本勢力的反撲
與此同時,在另一座隱秘的會所裡,沈斌的資本盟友們也在緊急商討對策。
“顧晨的態度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強硬。”一名身穿西裝的中年男子皺著眉頭,“他完全沒有任何妥協的意思。”
“這很正常,”另一人冷笑道,“他現在已經騎虎難下,退一步就意味著失敗。”
沈斌坐在主位,臉色陰沉:“我們的金融戰術被封鎖了一部分,但這不代表我們沒有其他手段。”
他看向一名身材消瘦的年輕人,低聲說道:“下一步,啟動b計劃,利用外部輿論繼續加壓。”
那名年輕人點頭:“已經在操作了,海外幾家主流媒體會在近期釋出負面報道,把問題擴大化。”
沈斌的嘴角浮現一絲冷笑:“讓市場動盪加劇,逼迫他們自己讓步。”
他們很清楚,資本市場的波動,會直接影響政府的決策。如果這次他們能讓高層內部產生動搖,那就意味著他們仍有翻盤的機會。
---
輿論戰場上的交鋒
兩天後,海外多家知名財經媒體幾乎同時刊登文章,抨擊國內的監管政策,稱其“損害市場信心”,甚至有言論暗示,當前的政策可能會導致“經濟危機”。
同時,國內一些財經評論員也開始跟風,放大市場的恐慌情緒,試圖製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