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政治氣氛愈發緊繃。顧晨成功化解了資本餘黨的輿論戰,市場逐漸恢復穩定,甚至因為政策的堅定性而吸引了更多長期投資。然而,正當局勢有所緩和時,調查組的到來讓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新的暗流。
調查組的介入
當天上午,紀檢部門的調查組正式進駐相關單位,並在第一時間約談了幾位核心政策執行者。
顧晨的秘書林然一早便收到了調查組的會議通知。他望著那封正式的公文,目光微微凝重。
“看來,對方已經開始動真格的了。”林然低聲說道。
顧晨放下手中的檔案,神色平靜:“這本就是他們的計劃之一。既然他們想拖延改革程序,我們就必須反制。”
“調查組的負責人,是王啟山。”林然繼續說道,“他是個老紀檢官,作風嚴謹,不輕易受人擺佈。”
“王啟山?”顧晨微微眯眼,思索片刻後緩緩點頭,“他的原則性很強,不會輕易被人左右,這對我們來說未必是壞事。”
“可是,如果對方掌握了一些能牽制我們的材料……”林然欲言又止。
顧晨目光深邃,低聲道:“他們能掌握的,無非是一些片面的材料,或者是被人為拼湊的證據。我們要做的,是用更確鑿的事實來應對。”
林然點頭,隨即轉身安排相關工作。
權力場的較量
與此同時,在京城某處隱秘的會所內,幾位政壇重量級人物正在低聲交談。
“顧晨這次動靜鬧得太大了,上層那邊已經開始關注他的政策走向。”一名身穿深色西裝的中年男人說道。
“是啊,他這次的改革觸及的利益面太廣,一旦徹底推行下去,恐怕會對現有的利益格局造成巨大沖擊。”另一人附和道。
坐在主位的男人緩緩點燃一支雪茄,目光深邃地看向眾人:“所以,必須給他製造更多的不確定性。”
“你的意思是?”
“繼續加大調查力度,同時在各地方政府中製造分歧。只要政策推進出現裂縫,高層就會產生遲疑。”
“可是,上次的輿論戰我們已經失敗了,顧晨的反制能力比預想的要強。”
“那就換個策略。”主位上的男人冷笑道,“這次,我們不用依賴輿論,而是製造一些‘真正的事實’。”
“怎麼做?”
“既然他在金融市場上贏了一局,我們就從實體經濟入手。”男人語氣陰冷,“讓幾個關鍵產業出現‘意外’,看看他如何收場。”
眾人相視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突如其來的經濟動盪
就在調查組介入的同時,市場上也發生了一系列異常動向。
首先是幾家大型製造業企業突然宣佈資金鍊緊張,部分專案暫停運作。隨後,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專案也相繼出現波折,外資企業開始出現撤資跡象。
更為棘手的是,某些行業協會和經濟學者開始公開質疑當前的監管政策,認為市場的“自由度”受到了過度干預。
這些聲音逐漸在社會輿論中發酵,甚至連一些外媒也開始炒作“中國經濟進入動盪期”的言論。
此時,顧晨終於意識到,對手已經啟動了新一輪攻勢。
緊急應對會議
當天晚上,顧晨緊急召集核心團隊開會。
“各位,現在的情況大家都清楚了。”顧晨語氣沉穩,目光掃視眾人,“調查組的壓力是一方面,但更嚴重的問題是,資本餘黨已經從金融戰轉向了經濟戰。”
吳昊皺眉道:“他們的目標,是製造經濟危機,從而破壞改革的社會基礎。”
“沒錯。”顧晨點頭,“他們清楚,只要市場信心崩塌,改革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