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暗流湧動
會議之後,顧晨的改革方針暫時穩住了黨內輿論,削弱了反對勢力的攻勢。但他心裡清楚,這只是第一輪交鋒,對手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果然,次日,幾家財經類媒體突然釋出了一系列對市場改革的質疑文章,標題醒目刺眼——
《政策急轉,資本市場信心何在?》
《過度監管是否會扼殺市場活力?》
《政府幹預的邊界在哪?》
這些文章不僅出現在國內財經報刊上,甚至連幾家國際主流媒體也迅速跟進,報道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外資撤離風險增加等話題。一時間,資本市場的敏感神經再度被挑動,股市再次出現短暫震盪。
顧晨在辦公室裡瀏覽著這些報道,神色冷峻。
“看來,他們換了戰術。”吳昊走進來,將一份最新的輿情分析報告放在桌上,“輿論戰全面升級,這不僅僅是國內資本勢力在操控,很可能已經牽涉到外部力量。”
“他們想利用國際輿論打擊我們,在市場上製造恐慌。”政策研究室主任皺眉,“如果不及時反制,短期資金勢必會加速流出,市場信心真的會受到衝擊。”
顧晨輕輕敲擊桌面,思索片刻後開口:“既然他們想打輿論戰,我們就給他們一個更大的輿論衝擊。”
吳昊微微一愣:“怎麼做?”
“公開部分調查結果。”顧晨嘴角微微上揚,“讓市場看看,究竟是誰在幕後操控。”
精準反擊,輿論逆轉
次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釋出會,針對近期市場波動,正式回應:“政府支援市場化改革,同時嚴厲打擊操控市場的違法行為。”
更重要的是,新聞釋出會現場,顧晨親自披露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期部分資本市場波動,並非自然市場反應,而是有人惡意做空,甚至涉及某些國際資本的異常資金流動。
“政府絕不會縱容資本肆意操縱市場。”顧晨的發言擲地有聲,“我們要讓市場真正迴歸公平競爭。”
訊息一出,整個金融圈瞬間炸鍋。
“顧部長的意思是,最近的市場震盪是人為製造的?”
“難怪這些天資金流動異常,原來背後有人在操控!”
“如果政府真的下定決心整頓市場,那些惡意炒作的資本就要小心了。”
與此同時,官方媒體迅速跟進報道,強調政府堅定維護市場穩定的立場,指向幕後黑手的暗示愈發明顯。輿論風向開始反轉,那些質疑政府改革的聲音逐漸被理性分析所取代。
短短几天內,市場情緒迅速回暖,股市不跌反漲,甚至有部分外資重新加碼投資。
這一波精準反擊,讓顧晨成功掌握了輿論主導權。
幕後博弈,真正的較量開始
然而,這場風波背後的較量,遠比表面複雜。
“顧部長,你這樣公開點名,會不會刺激到某些勢力?”吳昊在會議室裡有些擔憂,“他們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
“我知道。”顧晨點點頭,目光深邃,“但如果我們一味退讓,他們只會得寸進尺。現在,我們必須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沒有反制手段。”
他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下一步,徹查幕後資金來源,揪出真正的操盤手。”
很快,調查組秘密啟動,對一系列異常資金流動展開追查。
三天後,一份內部調查報告被送到顧晨案頭。
“顧部長,調查有進展了。”政策研究室主任推了推眼鏡,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我們發現,近期市場上的做空資金,與某些國際金融機構有關聯,其中有一家在亞洲的基金公司,背後股東構成極為複雜,甚至與某些西方資本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