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慕容曉曉的困惑
清晨的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了慕容集團的總裁辦公室,慕容曉曉站在窗前,凝視著遠方繁忙的城市景象。此刻的她,心中卻並不像表面上那樣平靜。過去幾個月裡,公司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從市場的拓展到文化的重建,再到產品創新的推進,慕容曉曉一直在帶領團隊奮力向前。然而,內心的困惑卻始終未曾消散。
“這個變化是否值得?”她輕聲自問,心中有一絲不安。公司越大,問題越複雜,選擇越多,但每個選擇的背後,似乎都有巨大的風險在等待。
她輕輕嘆了口氣,轉身走到桌子旁,拿起一份來自戰略部的最新報告。這份報告詳細列出了全球市場的最新動向,競爭對手的策略,以及慕容集團在各個區域的表現。報告上密密麻麻的數字和圖表讓她的眼睛有些疲憊,但她知道,這些資料關乎公司的未來。
“曉曉姐。”李靈靈的聲音從門外傳來,打破了辦公室的寂靜。她推門而入,手中拿著一份資料,“這是今天的財務報表,您需要看一下嗎?”
“謝謝,靈靈。”慕容曉曉接過報表,眼神依然有些遊離,“我現在有些心煩,覺得自己很迷茫。”
李靈靈聽出她語氣中的異樣,放下手中的資料,關切地走到她身邊。“曉曉姐,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公司內部有什麼問題?”
“問題倒不是問題,而是我開始懷疑我們是否走對了方向。”慕容曉曉輕聲說,眼神複雜,“過去的戰略調整,我們確實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我越來越覺得,這些成績背後,我們可能忽略了許多深層次的問題。”
“什麼問題?”李靈靈不解。
“我們的文化,是否真的適應了未來的市場需求?我們的團隊,是否具備足夠的應變能力?我們是否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依然保持領先?”慕容曉曉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深沉的擔憂。
“這些問題當然重要,但我們不是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嗎?”李靈靈顯得有些疑惑,“我們已經做了許多改革,市場上的反饋也很積極。”
慕容曉曉沉默片刻,“是的,外部的反饋很好,但我更關心的,是內部。我們能不能在未來應對更為複雜的競爭?我害怕我們在看似做對的事情時,忽視了更深層次的文化和戰略根基。”
那天晚上,慕容曉曉早早地結束了工作,獨自一人來到公司書房,翻開了三十六計的經典文獻。她希望透過這些古老的智慧,找到自己內心的答案。她翻到《借刀殺人》和《以逸待勞》兩計,細細琢磨這些計謀背後的哲理。
“借刀殺人,這個計策的精髓是利用外部力量去達成自己的目的,但這是否適用於我們現在的局勢呢?”慕容曉曉自言自語地低聲道,“我們與外部合作的公司很多,但每次依賴他人來突破瓶頸時,反而會被控制在別人手中。外力不能過度依賴。”
她又翻到了《以逸待勞》一計,“我們能不能放緩一下速度,以更加穩健的姿態迎接市場的挑戰呢?但在這場競爭中,停下來似乎意味著被淘汰。”
她思緒萬千,內心深處的困惑變得愈加深沉。就像這場商業戰爭中的每一個決策一樣,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做出決定。而每一次的決策,背後都意味著不同的方向,甚至是不同的命運。
她翻開《反客為主》,又陷入了沉思。
正當慕容曉曉準備放下書本,陷入更多的思考時,她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來電顯示的是趙宇的名字。
“曉曉姐,抱歉打擾你。”趙宇的聲音透過電話傳來,“我有一些事情想和您彙報。”
“有什麼緊急的事情嗎?”慕容曉曉問道,試圖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平靜些。
“是關於集團內部的一些意見分歧。”趙宇頓了頓,“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