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煤氣罐的軍事化應用
陽光透過窗簾灑進會議室,獨孤小生翻閱著最新的業務報告。突然,助理敲門而入,神色有些緊張:“獨總,有一位特殊的客人自稱是國防領域的顧問,說要和您談談煤氣罐的特別用途。”
“國防領域?”獨孤小生放下手中的檔案,心中微微一動,“請他進來。”
幾分鐘後,一位中年男子步履沉穩地走進來,自我介紹道:“獨先生,我是國防科學院的特聘顧問林教授,代表國家專案組前來考察貴公司的技術。”
林教授的話一出口,會議室的氣氛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小生,能為國防出力,是我們的榮幸。”獨孤小生露出一抹恰到好處的笑容,“不過,林教授,您提到的特殊用途是指?”
“貴公司最近開發的新型煤氣罐,在高效、安全、耐衝擊方面表現卓越,這讓我們看到了將其用於軍事領域的潛力。例如,它可以作為前線營地的能源供給,甚至能用於特殊環境下的後勤保障。”
幾天後,聯合企業的研發團隊與林教授的團隊進行了閉門會議。會議室內,林教授在投影儀前侃侃而談:“傳統的能源裝置在戰場上存在運輸困難、易損壞等問題,而貴公司的產品透過改良後,可以實現輕量化設計,並配備更高的抗衝擊效能。”
李慧敏接過話題:“教授,您的需求似乎超出了我們目前的研發能力。尤其是涉及軍用標準,這需要重新調整生產線。”
林教授點點頭:“這正是我們需要與你們合作的原因。我們可以提供技術支援,但貴公司需要組建一支專門團隊來推動這個專案。”
獨孤小生沉思片刻後說道:“既然國家需要,我們義不容辭。不過,這個專案也意味著高投入和高風險,我們需要一些政策支援,比如資金、技術專利共享等。”
林教授微微一笑:“獨先生,國家對優質企業一向不會吝嗇支援,這些條件我們可以商議。”
新的研發中心迅速成立,團隊成員們夜以繼日地進行設計和實驗。
實驗室內,技術員正在對一款新型煤氣罐進行高溫耐壓測試。突然,裝置發出刺耳的警報聲,測試資料出現異常。
“怎麼回事?”李慧敏急忙趕到現場。
“罐體在模擬爆炸衝擊中發生了細微裂紋,無法達到軍用標準。”技術員無奈地說。
獨孤小生聞訊趕來,檢視了現場資料後說道:“問題可能出在罐體材料上。換用一種更高強度的合金,同時最佳化結構設計。”
這時,林教授走過來:“獨先生,不妨試試‘欲擒故縱’的策略。我們先調整目標,攻克易實現的技術難點,逐步完善整體效能。”
按照林教授的建議,研發團隊首先攻克了罐體的輕量化問題。他們採用新型材料,大幅降低了產品重量,同時在介面處加裝可替換的緩衝裝置。
林教授點評道:“這就像‘借屍還魂’。我們借用現有的民用技術框架,將其重新包裝成軍用產品,降低了開發風險,同時提升了實用性。”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團隊又突破了耐高壓技術,並對煤氣罐加裝了智慧監控晶片,能實時檢測罐內壓力和溫度,保障使用安全。
幾個月後,新型煤氣罐被送往西北的一處軍用訓練基地進行測試。
訓練場上,一隊士兵正在快速搭建前線營地,他們將煤氣罐連線至行動式炊事車和發電裝置。不久後,熱騰騰的食物和充足的電力供應讓士兵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個罐子真是神器。”一名士兵感嘆道,“以前要運好幾桶油,現在一個罐子就夠了,省事多了!”
與此同時,罐體的抗衝擊效能也在模擬爆炸環境中得到了驗證。林教授帶著測試資料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