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這個會議應該按照極密等級,在月球中心基地的皮米保護會議室中進行。但是這次的會議內容比較單一。所以只是在正常的會議室中討論。
沈梓靜講解完畢,大家看著大螢幕上的資料。陷入了短暫的思慮中。
資料本身早就已經到了幾位領袖手裡。所以他們的討論也很直接。
艾輝講到“以往的戰爭,基本上指揮員必須是九級人員。即使以這一個紀元的體量。九級人員應該在一千萬左右。能夠指揮一百萬大型戰艦。其餘戰爭輔助人員按一比一百配比,直接參戰人數約為十億。”
“但是,使用拯救者堡壘系統,依據這個結果,好像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操作人員進行戰艦堡壘的操作了。誇張點說,二百億人幾乎都可以參戰了。”
“即使扣除必要的生產服務人員。應該也會有幾十億人可以直接參戰。最終決戰,二百億人一起奔赴前線也不是不可能。”
張申補充道“按我們目前的生產能力和規模,應該會有十億人員來保證基本的生存生活。軍工生產人員要二十億。扣除百分之十的無法工作人員以及5的反對派。實質上,最高能夠有一百五十億員能夠直接參戰。這個規模是之前紀元的幾倍。對社會生產生活的統籌要求極高。”
“不能按這麼高的作戰比例,畢竟文明還需要生產。而且,我們能做多少,取決於我們能開採的資源”
“我們的目前生產產能,最多隻能維持十五億人參戰。”
“要想維持更多人參戰,必須要進行生產規劃的調整。我這邊已經做了一個大致的估算。以我們的基本盤,天海叢集以內的資源生產能力。需要經過十年的調整,才能夠將產能提升到維持二十億人參戰的規模。而且,我們控制區域的資源只夠維持二十億作戰人員。過度開發很可能引起部分資源行星和衛星的損毀。
而且代價也是十五年內的天庭總體戰鬥水平低於原本的計劃三個百分點。”
說道這裡,大家都沉默了,在十三年有就要開啟戰爭的情況下。任何調整都可能影響整個戰局。即使這樣一個簡單的取捨問題,都有可能覺得最後戰役的勝敗。想法好提,結論難定。
這時候,張申說道“你們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將戰艦的生產地點放在太陽系的外圍星雲?就地取材,就地建造,也就地參與戰爭?”
楊戩看了一眼張申“你是文職領袖,怎麼戰爭思路這麼激進。那可是毀滅者生產戰艦蒐集材料的區域”
張申沒明白楊戩的意思,略微尷尬的回覆“可能是因為無知者無畏吧。”
:()星空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