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氣勢蓬勃的朗誦。
恢弘大氣,讓每個人都心頭一震。
接下來,蘇景言會是什麼樣方式演唱,
才能接住這樣的磅礴氣勢?
又或者會用什麼樣的歌詞,才能配得上前面的鋪墊?
帶著這樣的想法。
大家都選擇留在電視機前,等待蘇景言完整唱這首歌。
就這樣。
蘇景言拿著話筒,站在兩個鼓手的正中間。
隨著他的出現。
大家愈加全神貫注的盯著舞臺。
當朗讀的最後一個字,伴隨著前奏音樂結束時。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
“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從朗誦轉到歌唱。
無縫銜接!
這樣新穎的唱法還是第一次!
“天才呀!朗誦和歌唱巧妙的組合一起,牛呀!”
最讓大家震驚的是。
蘇景言的嗓音!
和《涼涼》的深情悽美不同。
這一次,蘇景言的嗓音實在太柔和了。
一剛一柔。
竟把前奏巧妙得融合在一起,而不覺得突兀。
然後這樣溫柔的聲音。
唱出來的歌詞。
字字皆是大氣,浩瀚之意。
剛剛升起的太陽,它的光芒已經可以照耀整片土地。
剛從地面湧出的河流,便奔騰不息,直至大海。
陽氣潛藏的龍,也可說生長中的龍,只要從深處的龍穴出來了,它便會騰飛九萬里。
還有最後的一句,即使是幼年的虎,跺腳吼上兩聲,森林裡的飛鳥走獸都會被他的聲音震懾!
天呀!
這樣詞。
不正是以物喻人,把少年的氣勢再次物像具化嗎?
前面的朗誦,在於聲音的氣勢。
後面銜接的詞,則是以歌詞造勢能。
兩者看似毫無聯絡,卻是緊密聯絡在一起。
把少年的朝氣蓬勃,少年蘊含的巨大能量,統統用畫面的形式,展示在大家的眼前。
“這歌詞,太絕了!”
臺下帝都一位領導嘖嘖稱奇,他作為古詩詞的愛好者。
還注意到每一句都是“ang”來押韻。
句式工整對仗。
句意相通!
沒有深厚文學功底的人,恐怕是作出這樣的詞吧。
而一時之間理會不到歌詞深意的觀眾們。
也覺得蘇景言的唱詞,含有深意。
嗓音溫柔,歌詞磅礴。
剛才被鼓聲和朗誦聲激起的澎湃心血,在如此柔和的嗓音裡,竟然化為了一股柔韌。
少年們更加堅定了信心:對!我們就這樣強!
“我靠!差點錯過了!《華夏少年說》比《涼涼》境界更高了。”
“男神的聲音從沒有讓我失望過!”
“艹!誰說這麼凹來著,我保證不罵死他!”
“雖然我一時還不太懂這個歌詞,但是我竟然聽得熱血潮湧,明天我一定好好學習!”
“蘇神的新歌又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臺上,臺下。
電視機前,還有現場轉載的直播間。
大家都沸騰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
歌曲直接進入到了副歌部分。
伴奏也愈加激烈,升高了幾個調。
“少年自有少年狂。”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