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登基之後,一顆心全然撲在了治理國家的繁重政務上。他深知,這江山社稷的安穩與百姓的福祉,皆繫於他一人之手,容不得絲毫懈怠。
天還未大亮,晉王便已起身,匆匆用過早膳後,便前往朝堂。他先是召集了朝中的大臣們,開啟了一場又一場漫長而深入的朝會。朝會之上,大臣們依次上前,詳細彙報著當下國家各個方面的情況。有的大臣訴說著民生疾苦,提及偏遠地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晉王聽後,眉頭緊鎖,眼中滿是憂慮;有的彙報財政收支,那些複雜的賬目和資料,晉王都聽得極為認真,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還有的講述軍事邊防的態勢,提到邊境偶爾遭受侵擾,晉王神色凝重,陷入沉思。他就這樣專注地傾聽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努力去了解這個國家的每一處角落。
蘇晴也如同晉王的得力臂膀,時常伴在他身邊。憑藉著自己多年來對宮廷內外事務的熟稔以及細膩敏銳的心思,蘇晴不辭辛勞地幫著晉王整理各類堆積如山的奏疏。她坐在堆滿文書的案前,逐字逐句地研讀,將重要的事情仔細篩選出來,用整齊的字跡標註好,方便晉王優先處理。有時候,大臣們在朝堂上爭論得面紅耳赤,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蘇晴也會在私下裡,與晉王相對而坐,為他仔細分析各方的利弊。她條理清晰地闡述著每一種觀點的優勢與不足,給出自己獨到的建議,讓晉王能從更全面的視角去考慮問題,做出最恰當的決策。
在深入瞭解完國家的大致情況後,晉王開始大刀闊斧地著手頒佈一系列的政令。針對百姓的生活,他心懷悲憫,果斷下令繼續減免部分地區的賦稅,尤其是那些連年遭受旱災、水災,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的地方。同時,他加大對水利工程的投入,派遣能幹的官員前往各地,組織百姓興修水利。在施工現場,百姓們齊心協力,挖土、挑擔、築堤,晉王時常派人去檢視進度,關心百姓的勞作情況。他希望透過這些努力,確保農田灌溉,提高糧食產量,讓百姓們能有個好收成,不再為溫飽發愁,臉上重新綻放出幸福的笑容。
在商業方面,晉王有著長遠的眼光,他放寬了一些對商人的限制,鼓勵各地之間互通有無,促進貿易發展。他深知商業繁榮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於是下令開闢新的商路,加強不同地區之間的經濟往來。還設立了專門的商業監管機構,選拔公正廉潔的官員任職,嚴厲打擊那些欺行霸市、囤積居奇的不良商人。一時間,集市上商品琳琅滿目,商人往來如織,公平公正的商業環境逐漸形成,國家的經濟也漸漸活躍了起來,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軍事上,晉王深知邊境安穩的重要性,一刻也不敢放鬆。他仔細考察,提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戰功的年輕將領,讓他們去訓練士兵,提升軍隊的戰鬥力。他還撥出大量的資金,更新武器裝備,引進先進的兵器和防禦設施。並且,晉王時常親自前往軍營視察,他身著戎裝,身姿挺拔,在士兵們整齊的佇列前走過,高聲鼓舞著士氣。士兵們看著新皇威嚴又親切的模樣,心中充滿了敬佩與感激,感受到新皇對他們的重視,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大大增強。
日子在晉王勤勉治理國家的忙碌中如白駒過隙般一天天過去,朝廷上下煥然一新。大臣們各司其職,積極獻策,整個朝堂充滿了進取的氛圍;百姓的生活也日益安穩富足,街頭巷尾歡聲笑語不斷,處處洋溢著祥和的氣息。而在這諸多繁雜事務裡,晉王心中對蘇晴的那份特殊情感,也如同春日裡沐浴著暖陽的藤蔓,越發肆意生長,再也壓抑不住。
這日,處理完堆積如山的政務後,天色已漸暗。晉王特意遣退了身邊的侍從,只留下蘇晴在御花園的亭中。此時的御花園,在夕陽的餘暉下宛如一幅絕美的畫卷,繁花似錦,紅的、粉的、紫的花朵爭奇鬥豔,微風輕輕拂過,送來陣陣甜香,氛圍格外的寧靜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