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接到皇帝旨意的那一刻,便如臨大敵,刑部尚書當即著手組建一支精銳且幹練的調查班底。他從刑部各個司所中,挑選出那些經驗豐富、心思縝密且審訊能力卓越的官員與捕快,這些人皆是刑部的中流砥柱,在過往諸多棘手案件中屢立奇功 。
組建完畢後,調查班底即刻全身心投入到對造謠汙衊晉王一案的緊張偵查之中。他們十分清楚,若想揭開這起陰謀的真相,謠言的源頭便是最為關鍵的突破口。於是,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刑部眾人展開了一場規模浩大的地毯式排查。
他們穿梭於熱鬧非凡的集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仔細詢問每一個可能知曉情況的人;走進幽深曲折的小巷,不放過任何一處隱蔽的角落,挨家挨戶地進行查訪。無論是街頭賣藝的雜耍班子,還是巷尾修補物件的工匠,都成為他們詢問的物件。每一個細節、每一條線索,他們都視若珍寶,反覆斟酌考量。
經過多日不分晝夜的艱辛排查,終於在京城的一處貧民窟鎖定了幾個市井小民。然而,當審訊開始時,這幾個小民表現得極為異常。他們的神色慌張,眼神中滿是驚恐與閃躲,面對刑部官員的詢問,說話支支吾吾,含糊其辭,顯然是在刻意隱瞞著什麼。
刑部官員們久經沙場,面對這種情況,他們不動聲色,憑藉著多年積累的威嚴與凌厲的審訊技巧,逐步攻破這幾個小民的心理防線。在長時間的審問下,這幾個小民的心理防線逐漸崩塌,最終坦白了實情。原來,他們是受一個神秘人指使。那神秘人出手闊綽,給了他們一筆在他們看來極為可觀的錢財,要求他們在京城各處,無論是熱鬧的集市、繁華的酒樓,還是尋常百姓的聚居地,都要散佈詆譭晉王的謠言。
但當刑部官員追問神秘人身份時,這幾個小民卻面露難色,一臉茫然。他們只依稀記得,那神秘人每次出現都身著一襲黑袍,面部被一塊黑色的布緊緊蒙著,整個人隱在黑暗之中,看不清面容,也無法分辨其年齡、口音等特徵。
儘管線索如此模糊,刑部官員們卻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順著黑袍蒙面人這條線索,深挖到底。然而,這個黑袍人彷彿對他們的調查手段瞭如指掌,極為狡猾,具備超乎常人的反偵查能力。每次現身,他都精心挑選極為隱蔽的地方,如廢棄的古宅、無人問津的破廟,或者是深夜的偏僻小巷。行事時,更是詭秘莫測,如同鬼魅一般,來無影去無蹤。而且在離開之後,他會將現場可能留下的任何痕跡,哪怕是極其細微的腳印、掉落的髮絲,都清理得乾乾淨淨。
刑部的調查人員們不辭辛勞,他們抱著不破此案不罷休的決心,四處奔走。他們走訪了京城內外眾多場所,從熱鬧非凡的繁華市集,到冷冷清清的偏僻小巷;從文人雅士常聚的茶館酒肆,到販夫走卒出沒的市井角落。詢問了大量相關人員,無論是整日忙碌的商販,還是悠閒度日的居民,無論是茶館裡高談闊論的常客,還是街頭巷尾遊手好閒的閒漢,只要是有可能知曉內情的人,他們都不放過。
然而,儘管他們付出瞭如此巨大的努力,得到的有效資訊卻依舊寥寥無幾。調查工作就像陷入了一片泥沼,每前進一步都異常艱難,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僵局。
此時,遠在晉王府的晉王聽聞調查進展緩慢,內心焦急萬分。他在王府的書房中來回踱步,眉頭緊鎖,深知此事若不能儘快解決,自己的聲譽將會持續遭受嚴重的損害。而且,朝廷的安穩也會因此受到極大的威脅。那些躲在暗處居心叵測之人,絕對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很可能正在謀劃著更為惡毒、更為隱秘的陰謀。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晉王決定暗中助力刑部的調查工作。他招來自己最為得力的心腹,此人跟隨晉王多年,忠心耿耿,辦事能力極強。晉王神情凝重,言辭懇切地對他吩咐道:“此次事件,絕非普通的謠言風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