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深知孫權軍隊士氣正盛,正面交鋒並非上策,於是決定謀劃智取南郡。
經過一番細密的探查和深入的商議,曹操和李逸發現孫堅軍隊雖然勇猛,但後勤補給線過長,且南郡城防存在一些薄弱之處。他們還得知孫權軍中的糧草官與一位將領素有嫌隙。
他們派出一支精銳小隊,偽裝成孫權軍隊的後勤人員,混入了孫堅的補給隊伍中。這支小隊在途中悄悄破壞了部分糧草,並巧妙地散播謠言,說孫權在前線作戰不利,引發了孫權軍隊後勤的混亂。
與此同時,曹操又命李逸帶領一隊人馬,趁著夜色悄悄靠近南郡城的一處防守薄弱點。他們用事先準備好的攻城器械,迅速突破了城防。但在攀爬城牆時,一名士兵不小心弄出了聲響,驚動了城牆上的守軍。一時間,箭如雨下,不少曹軍士兵中箭倒下。李逸當機立斷,身先士卒,冒著箭雨繼續衝鋒,終於成功登上城牆。
城內的孫權守軍頓時陷入慌亂,曹操則親率大軍隨後趕到,與李逸裡應外合。
在混戰中,一位孫權的猛將周泰,奮勇抵抗曹軍。李逸與周泰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對決,兩人兵器相交,火星四濺。周泰力大無窮,每一擊都勢如千鈞,李逸則以巧勁化解,尋找周泰的破綻。經過數十回合的激戰,李逸瞅準時機,一槍刺中周泰的手臂,周泰負傷,卻仍咬牙堅持。
然而,孫權的軍隊並未輕易放棄抵抗,他們在城內的各個街道與曹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有一處街道,孫權計程車兵利用房屋設定陷阱,給曹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曹操見此情形,心生一計。他命令士兵在城中四處放火,製造恐慌。但火勢卻有些失控,差點殃及無辜百姓。關鍵時刻,李逸帶領一隊士兵冒險撲救,才避免了災難的擴大。
李逸則帶領一隊士兵直奔南郡的糧倉和軍備庫,成功奪取了重要的物資,進一步削弱了孫權軍隊的抵抗能力。
最終,經過一夜的激戰,曹操和李逸成功佔領了南郡。孫權不得不率領殘部撤退。在撤退途中,孫權望著南郡城,心中充滿了不甘:“曹操,此仇不報,我誓不為人!”
曹操站在南郡城樓上,望著遠處孫權軍隊離去的方向,心中感慨萬千。李逸走到他身邊說道:“主公,此次勝利來之不易,但孫權恐怕不會善罷甘休。”曹操微微點頭:“我們需得加緊防備,整頓兵馬,以應對他的再次來襲。”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曹操和李逸一方面加強南郡的城防,另一方面安撫城中百姓,恢復生產。他們深知,更大的挑戰或許還在後面。一位名叫孫明的百姓,主動向曹操獻上了一條守城妙計,曹操大喜,對他加以賞賜。
可就在這時,又有探子來報,說孫權在回去後,與其他諸侯結盟,準備再次攻打南郡。
曹操得知孫權與其他諸侯結盟準備再次攻打南郡的訊息後,與李逸緊急商討對策。
李逸分析道:“主公,孫權此番結盟,來勢洶洶,我們需加強城防的同時,派出使者分化他們的聯盟。”曹操點頭表示認同,決定派能言善辯的郭嘉作為使者,前往各個諸侯處遊說。
郭嘉帶著曹操的親筆信和厚禮,踏上了艱難的遊說之旅。在途中,他遭遇了山賊的襲擊,所幸郭嘉機智應對,成功脫險。但他隨身攜帶的部分禮物卻被山賊搶走,這讓他在遊說時增加了不少難度。
到達第一個諸侯處,郭嘉向其陳明利害,指出孫權的野心不僅僅是南郡,若此次助孫堅成功,日後必成大患。然而,這位諸侯卻猶豫不決,郭嘉見狀,又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講述曹操的仁德和雄才大略,最終使其答應保持中立。
在郭嘉努力遊說諸侯的同時,曹操和李逸也在南郡積極備戰。他們招募新兵,訓練士卒,還在城牆上增設了更多的防禦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