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餐桌上擺放著十幾道琳琅滿目的菜餚,其中僅有寥寥幾道屬於素菜,而絕大部分皆是令人垂涎三尺的葷腥之食。
要知道,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如此豐盛的宴席已然堪稱頂級奢華!畢竟此時此刻,那些家境貧寒之人或許連過年時能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便已心滿意足。故而眼前這滿滿當當、香氣四溢的一桌佳餚,直叫在場眾人看得兩眼放光,口水直流,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渴望與嚮往。
眾人圍坐於那張古色古香的大圓桌旁,目光緊盯著桌上琳琅滿目的珍饈美味,喉嚨不自覺地滾動著,那垂涎欲滴的模樣彷彿要將這些美食生吞活剝一般。然而,儘管心中早已按捺不住對食物的渴望,但所有人依然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不敢有絲毫越界之舉。
這種場面並非偶然,而是源自於古老歲月傳承至今的一條不成文規定:在家庭聚餐時,必須等待長輩首先動筷,其他人方可開始用餐。這條規矩承載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禮教文化,體現了長幼有序、尊重長輩的傳統美德。因此,即使眼前的佳餚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令人食指大動,孩子們也只能強忍著口水,靜靜地等待著老人們發出開動的訊號。
易中海首先端著酒杯笑呵呵的站起來道:“今天呢,我們一大家子又聚在一起過了一個團圓年!首先我們要感謝柱子,為我們做了這一頓豐盛的美餐,柱子,今天辛苦了!!”
“其次,我在這裡希望大家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也祝福你們這些孩子以後學業依舊保持進步,學有所成。”
“最後,祝我們這一大家子,每個人都幸福美滿,心想事成。”
“乾杯!!”
不僅大人們端起小酒杯乾杯,小孩子們也端起了紅糖水或者麥乳精,學著大人也站在凳子上一起幹杯。
喝完第一口酒以後,易中海率先拿起筷子夾了一塊燉得軟爛的肘子,放到了聾老太太碗裡,然後笑看著大家道:“大家趕緊開吃吧!”
話音剛落,大家紛紛把筷子叨向了自己剛剛最想吃的菜。
聾老太太最:()四合院:胎穿成一大爺的女兒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