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許晴試戲的是女主回到家,知道丈夫被辭退,並且還意外得知丈夫瞞著她欠下鉅額貸款的一段。
在原片中,男主林悟的職業是一個在交響樂團工作的大提琴手。
明明資質一般卻又因為這份跟藝術沾邊的工作而有那麼點自命不凡。
為了給自己充門面,他甚至在妻子不知情的情況下借貸買了一把價格高昂的大提琴,甚至在妻子問起時,大言不慚的說這種琴是演奏家專用。
這是原劇情,但現在既然是林凡來做這個劇本,這個設定就不符合國情了。
別說現在是2003年,就是20年後,交響樂在國內都是隻在一小部分人中流行的陽春白雪。
普通觀眾對這工作完全不瞭解,更不會有什麼代入感。
所以,在林凡的劇本里,男主雖然還是從事音樂工作,卻不是什麼大提琴手,而是變成了華夏的傳統樂器古琴。
工作單位則是半公立性質的民樂團。
因為經營不善,以及流行樂的衝擊民樂的逐漸沒落,男主在一次很普通的演出結束後,被告知樂團解散。
他失去工作,無力負擔城市裡高昂生活開支的他,最終選擇回到老家。
至於借貸,也從原片裡有點兒戲的借錢買琴,變成了更符合國情的貸款買房。
試鏡現場,準備好的許晴已經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從丈夫口中知道失業的情況後,她的柳眉蹙起,面露憂色。
但很快,似乎是為了不加重丈夫的思想負擔,她沒有責備,沒有抱怨,反而很快調整好了笑臉,一邊開口安慰,做了個系圍裙的動作,主動問起了男主想吃什麼,她來下廚。
這一段沒有激烈的情緒爆發,只是透過簡單的表情控制和對話來體現女主的善解人意。
能演陳凱戈文藝電影的女主角,許晴的演技絕對在水準之上,加上十多年來在電視電影圈的積累,這麼一個3分鐘表演,很是流暢的完成。
拋開這位有點豐富且不是那麼光彩的私生活不談,許晴的演技,以及帶有東方韻味形象氣質,確實符合林凡對《入殮師》女主的要求。
看過了表演,再看看履歷,林凡心裡有了計較。
“許晴姐,您2月到3月中旬的檔期有安排了嗎?”
想到眼下已經11月下旬,林凡乾脆換個問法:“如果邀請您參演,能夠立刻進組嗎?”
許晴心下一喜,導演這麼問,就是中意她的意思。即便不是女主角,也會是某個重要角色。
換了那些新演員,估計會興奮到眉飛色舞,但身經百戰的她還是控制住了自己的表情,並沒有失態。
“當然,我今年上半年暫時都沒工作安排,隨時可以進組。”
林凡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卻露出了些許不懷好意的笑。
“許晴姐,還有一個問題。”
“林導,您說。”
“我這部電影主題是從一個殯葬從業者的視角,討論生死。為了加深理解,讓演員更貼近角色,更快融入主題,主要演員都要參加一到兩週的實習培訓。”
這還是林凡第一次對外透露電影的內容,許晴聽的很認真,只是林凡的話還沒說完,但她心裡已經有了某種不好的預感,心跳都不由自主的快了起來。
“說是培訓也有點過了,應該用體驗生活更恰當些。只不過場所有點特殊,是在殯儀館。許晴姐,這個您介意嗎?”
一旁的韓三坪也是一臉玩味的打量著自己的這位老友。
讓一群光鮮亮麗的明星,去<殯儀館>體驗生活,林凡提出這想法的時候,韓三坪是有點反對的,但像現在他想想還真有點期待。
果然,哪怕之前表現得再怎麼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