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門。
寅時初刻。
萬物尚在黑暗中沉睡時,一隊隊兵士已從山海關北門魚貫而出。
沒有火把,也沒有喧鬧,只有整齊而沉重的腳步聲。
端坐馬上的高第看著這支行動迅速、整齊劃一的軍隊,想到他們之前紀律渙散的模樣,一時竟有些恍惚。
隨後他又下意識地偷瞥了一眼靜立在城門兩側的騎兵,儘管那些騎兵的鎧甲已經破損,但那鎧甲上耀眼的血紅,卻讓他不敢直視。
隱約間,那血淋淋的一幕又出現在他面前。
原來高第先前奉命去點兵時,傳了三遍將令,本應到的兩萬人竟只到了三千。
後來他再三催促,也只來了一千多人。
就在他苦惱之時,突然見到數以百計的兵士急匆匆地跑來,隨後就見到王守林魁梧的身影。
與王守林同來的,還有三百騎兵。
奔跑的兵士見到王守林等人後,行動更加迅速。
不一會,一萬五千人就紀律嚴明地出現在校場。
王守林與高第見禮後,便將二十顆血淋淋的頭顱傳示三軍。
眾兵士見到那些頭顱,大都一臉驚慌,卻沒有一人開口,只是更加恭敬。
因為那二十個頭顱中有十七個百戶,三個千戶,都是平日裡有頭有臉的人物,現今卻因無視高第的軍令而被殺。
當然,他們中也曾有人想反抗。
只是他們還未拔出刀,頭顱就飛了起來。
其實這還不算慘的,最慘的是一個抗法的千戶。
那千戶仗著有些關係,竟聚眾反抗,並斬殺了兩個執法之人。
王守林得知此事後大怒,不僅將參與此事之人全部斬首,還將為首的千戶剝皮填草,嚇得眾人面如土色。
經此一事,眾兵士皆意識到這支執法隊與先前不同,才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高第聽過王守林的講述,心中雖有些驚慌,卻憑空生出一股豪情。
所以當王守林請他登臺點兵時,他也意氣風發地走了上去。
只是在他點完兵後,面對那六七個吃空餉的將官時,又有些後悔了。
因為這幾人背後的勢力頗大,要是他今日處置了他們,恐怕明日就會身首異處。
就在他猶豫之時,突然見到王守林讓人抬上來了數箱白銀。
高第見到那些熟悉的箱子,心頭又是一陣猛跳。
王守林看了他一眼,也走上了高臺,分發銀錢,激勵兵士。
眾兵士得到銀子後,先前驚慌之色立時消退,一臉喜色地高呼謝恩。
這時,王守林又舊事重提,當眾宣佈了那幾人的貪墨之罪,並派人去擒拿。
那幾人素來狂妄,不僅打翻了兵士,還搬出後臺威脅王守林。
而他們的狗腿也極力煽動眾人,意圖抗法。
不過因他們平時橫行霸道,並不得人心,加之眾兵士剛得了銀子,所以附和他們的人並不多。
只是眾兵士雖未附和,也沒有相助王守林,以致聚集在那幾人身旁的七八百人異常囂張。
不少兵士見狀,雖面露不滿,卻並未發聲,只是默默遠離他們。
甚至還有些兵士見王守林沉默不語,竟朝他們靠攏。
那幾人見狀,越發囂張,儼然他們才是軍中主帥。
就在局勢有些失控的時候,那一千多人中突然發生騷動,隨後就見到張大彪等人拎著那幾人的頭顱殺了出來。
與此同時,姜應魁也帶著兩千騎兵出現在校場,鎮住了企圖負隅頑抗之人......
高第用力地搖了搖頭,似想將那些不好的感覺甩出去,卻突然聽到王守林的聲音響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