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示意讓李武進來後,又對張煌言道:“咱覺得郭升分兵之事有些怪異,你立刻派人去核實一下,看他是真的分兵,還是誘敵之計!”
張煌言躬身應下後,就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這時,李武快步走了進來,向朱元璋稟告道:“陛下,末將在半路接到趙立的訊息,說李成棟已經殺了謝陛,並且縱兵洗劫了德州等地的富戶。”
朱元璋聞言一驚,瞬間又恢復正常,沉聲道:“李成棟竟如此大膽,可知其中詳情?”
李武從懷中掏出一封信,恭敬地遞給朱元璋道:“陛下,這是史可法幕僚閻爾梅所奏事情原委,據說李成棟佯裝受傷一事,就是出自他的謀劃。”
“只是後來不知怎的,李成棟沒有再聽他的建議,反而大肆屠殺富戶,因此他便將事情詳情寫在信中,託趙立轉呈陛下。”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才將信接了過來,緩緩展開。
閻爾梅在信中說,在朱元璋離去不久,聊城等地就發生了一些零星的流民暴亂。
當時閻爾梅便覺得是謝陛暗中指使,只因沒有證據,不便明言。
加之在史可法加大賑災力度後,暴亂逐漸減少,他以為此事已經過去,也就沒有向史可法稟告。
沒想到因郭升之事,史可法和沈廷揚匆匆離去後,流民暴亂之事瞬間大規模爆發。
李成棟乍臨此事,一時也慌了手腳。
幸虧閻爾梅臨危不亂,指揮李成棟一邊安民,一邊平叛,才暫時穩住了局面。
這時,馬重禧又突然在獄中被人毒死。
隨後軍中又流言紛紛,說李成棟疑心降兵,要將所有降兵殺絕,立時在軍中引起騷動。
李成棟為免軍中生變,又急忙趕往城外安撫兵士,並在叛軍營中住了一晚,才暫時穩住了軍心。
沒想到竟在回來的途中遭到行刺,好在李成棟深知刑氏的狠辣,一直暗中提防,因此救了他一命。
經此一事,閻爾梅覺得謝陛可能會來攻城。
他為了打亂謝陛的節奏,便建議李成棟佯作重傷,引謝陛前來,然後再率兵潛往德州,給謝陛來個釜底抽薪。
因事情倉促,在李成棟帶走了聊城的兵馬後,濟南的兵馬並未及時趕回,閻爾梅為免謝陛強行攻城,還故意佈下了疑兵。
沒想到謝陛到了聊城後,並未攻城,而是一直駐紮在城外。
就在閻爾梅疑惑之時,接到李成棟從德州傳來的書信,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前些天高傑和謝陛之所以如此快地攻下濟南,一是迫於朱元璋的威壓,再就是他們想借此立功,留下鎮守山東。
沒想到最後卻被李成棟撿了便宜,因此他二人皆心懷不滿。
由於有了共同的敵人,他們雖各懷鬼胎,卻也聯合了起來,並暗中商議,決定等朱元璋走後,由謝陛挑動流民鬧事,而高傑則指使人刺殺李成棟。
隨後再以平亂為由,趁機奪取濟南等地。
所以在朱元璋離開聊城後,謝陛就按計劃開始了行動。
不過謝陛因對史可法有所顧忌,剛開始的時候行動十分謹慎,流民暴動的規模並不大。
等到郭升之事爆發,史可法和沈廷揚離開聊城後,謝陛再無顧忌,當即全力施為。
因謝氏一族在山東頗有威望,再加上一些叛軍從中造勢,所以謝陛僅用了一日,就讓流民暴動席捲了濟南以西。
謝陛大喜過望,一邊整軍,一邊催促高傑率兵前來。
後來他聽說李成棟身受重傷,就立刻率軍趕往聊城。
只是謝陛到聊城後,發現高傑並未如約前來,擔心中了對方的算計,故沒有立刻行動。
後來因高傑遲遲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