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就可到達港口。”
“而且此次北上的南軍除了史尚書和盧監軍的兵馬外,福建鄭芝龍的長子鄭森也帶了五千人前來,另外鄭芝龍的四弟鄭鴻逵也在福建整頓兵馬,相信再過五六日便可到達。”
朱元璋本在擔心南兵戰力太弱,攻擊皮島時未必能給女真造成壓力。
此刻聽聞鄭氏出兵,心中大喜,不過卻強行壓下心中的喜悅,淡定地道:“好,鄭氏出兵的速度倒挺快的......”
他說著,見倪元璐和李璡皆面有難色,微微皺眉後,又試探道:“好,除此以外,可有其他情況?”
倪元璐聞言,愣了愣,隨即從衣袖中拿出一封信,恭敬地呈上去道:“陛下,臣這裡還有一封舉薦信,請陛下御覽!”
他說完這句話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身體竟微微晃了晃。
朱元璋見狀,心中也是疑竇叢生。
要知他醒來後,雖未刻意打壓東林黨,但卻駁回過不少李遇知舉薦東林黨的奏章。
之後他更是罷免李遇知,啟用蔣德璟,再加上剛才對左懋第的態度,以倪元璐的智慧,不可能不知道他的意圖。
可縱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倪元璐仍要舉薦,足見此人身份特殊,不然倪元璐絕不會如此行事。
朱元璋心中雖有不滿,不過仍笑著道:“好,倪卿不愧為咱的股肱之臣......”
他一邊說著,一邊接過舉薦信緩緩開啟,才看了一眼,就有些不悅地道:“錦衣衛千戶?”
原來明朝的官員選拔主要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直接透過科舉考試,此法從隋唐以來便成為朝廷選拔官吏的主要方式,明朝雖幾度取消科舉,但科舉仍是提供官員的重要途徑。
第二種是推舉和學校培養,推舉因受政局影響較大,故一直沒有明確的規定。
學校培養主要是國子監教育,在朱元璋時就已制定教學科目,也確實替建國初期的朱元璋解決了官員問題。
只不過後來受科舉的影響,加之官紳多想借此走捷徑,以至國子監多紈絝子弟,最後淪為雞肋。
第三種是九品中正制,此名雖與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同名,但在操作時卻有所不同。
明朝為了保證官吏的純正,規定各州縣的縣官的選用由戶部負責,每年更換,並且不得連任。
正因為戶部有此職權,所以朱元璋聽聞倪元璐舉薦時並沒有太驚訝。
但是現在倪元璐舉薦的竟是錦衣衛的官員,要知錦衣衛是天子的親衛,官員的任免都是直接由皇帝決定。
現在倪元璐不僅是舉薦錦衣衛官員,而且還是千戶之職,卻是有些越權了。
而倪元璐聽到朱元璋語帶憤怒後,立刻跪地請罪,同時身體不停地顫抖。
其實他不是不知道此事會給他惹來麻煩,特別是在這種敏感時期做這種事,往輕了說是越權,往重了說就是圖謀不軌了。
可是儘管倪元璐知道,但他又不得不做。
因為央求他的人除了有他的好友陳子龍外,還有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的私信,除此之外還涉及到一個愛國義士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