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統三十一年,初冬的京城被一層薄薄的寒霜覆蓋,皇宮的琉璃瓦在初升的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皇帝朱銳身著明黃色龍袍,端坐在御書房的龍椅上,他的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嚴。此刻,御書房外的庭院中,幾株枯樹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落葉隨風飄舞,彷彿也在為即將到來的危機而擔憂。
朱銳微微眯起雙眸,手指輕輕敲打著龍椅的扶手,心中思緒翻湧。他在想,自己登基以來,一直致力於國家的穩定和繁榮,對藩屬國也多有恩賞,這黎思誠怎敢如此大膽,竟敢覬覦大明的領土。他的怒火在心中燃燒,卻也有著一絲疑慮,這背後是否有更深的陰謀呢?他不禁揣測,難道是有其他大國在暗中支援安南?又或者是黎思誠被權力衝昏了頭腦?無論如何,這種挑釁絕對不能容忍。
突然,一名太監匆匆忙忙地跑進御書房,神色慌張,腳步踉蹌,差點摔倒在地。太監撲通一聲跪下,顫抖著聲音說道:“陛下,緊急軍情!藩屬國安南國王黎思誠計劃佔領大明的廣西行省。”
朱銳一聽,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彷彿烏雲密佈。他的雙手緊緊握住龍椅的扶手,指節微微發白,手上的青筋暴起。“大膽!”朱銳怒喝一聲,聲音在御書房中迴盪,猶如驚雷乍響。他猛地站起身來,寬大的龍袍隨風飄動,憤怒讓他的身體微微顫抖。“這黎思誠竟敢如此狂妄,朕待他不薄,他卻恩將仇報。”
朱銳在御書房中來回踱步,每一步都沉重有力,彷彿要將地面踏穿。心中怒火中燒,他無法相信一個小小的藩屬國竟敢挑戰大明的威嚴。他想到自己作為大明的皇帝,統治著廣袤的疆土,卻被一個小小的藩屬國挑釁,這讓他如何能忍?
“朕絕對不能坐視不管。”朱銳心中暗暗發誓,“必須給黎思誠一個教訓,讓他知道大明的威嚴不可侵犯。”他停下腳步,目光如炬,緊緊盯著前方,彷彿能穿透牆壁看到遙遠的安南。此時,窗外的寒風更加猛烈,吹得窗戶嘎吱作響,彷彿也在為朱銳的憤怒而吶喊。朱銳心中不禁擔憂,若此戰開啟,大明的國力是否能夠支撐?百姓又會受到怎樣的影響?但很快,他堅定了信念,為了大明的尊嚴,此戰不可避免。
朱銳對太監說道:“立刻召集首輔于謙、兵部尚書孫鏜、工部尚書高谷、刑部尚書俞士悅前來商議此事。”太監領命而去,朱銳則重新坐回龍椅上,一隻手託著下巴,陷入了沉思。他開始思考應對之策,心中不斷盤算著各種可能性。
不一會兒,于謙、孫鏜、高谷、俞士悅紛紛來到御書房。他們的臉上都帶著嚴肅的表情,眼神中透露出擔憂。御書房外,天空漸漸陰沉下來,彷彿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首輔于謙率先說道:“陛下,安南國王黎思誠此舉,實乃大逆不道。若僅派遣使者質問,恐難以震懾其野心。依臣之見,當早做決斷,以雷霆之勢應對,否則後患無窮。”于謙微微躬身,語氣凝重,心中憂慮著大明的安危,他深知若不果斷處理,局勢可能會越發難以控制。于謙心中也在權衡,戰爭必然帶來巨大的消耗,但為了大明的尊嚴和穩定,或許這是唯一的選擇。
兵部尚書孫鏜緊接著激昂地說道:“陛下,安南屢次挑釁,如今更是妄圖侵佔廣西行省。臣以為,當立即出兵,徹底剿滅安南,以絕後患。且可順勢設定安南行省,將其納入大明直接管轄,彰顯我大明之威。”孫鏜雙手握拳,眼神中滿是鬥志,作為兵部尚書,他渴望為國家掃除威脅,建立功勳。孫鏜心中充滿了對戰爭的渴望,他渴望在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價值,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
工部尚書高谷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若要出兵,軍需物資務必準備充足。臣定當全力以赴,督促工部籌備軍需,為大軍提供堅實保障。待剿滅安南後,臣也可著手安排安南行省的建設事宜。”高谷拱手行禮,神色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