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四年九月二十九日,這是九月份的最後一天。
懷來城南城門。
秋日的寒風似一頭狂暴的猛獸,張牙舞爪地呼嘯著席捲而來。
狂風無情地捲動著旌旗,烈烈作響,那聲響彷彿是天地奏響的雄渾戰歌,震人心魄。
明軍十萬大軍如洶湧澎湃的鋼鐵洪流,浩浩蕩蕩地出城列陣。
那磅礴的氣勢,彷彿能將整個天地都吞噬,震撼人心,令人膽寒。
南門城頭,朱銳身著華麗的龍袍,威風凜凜地站著,身後簇擁著眾多大臣。
他那挺拔的身姿,猶如一棵傲立在山巔的青松,堅毅而不可動搖。
看到皇帝在城頭,明軍將士士氣大振,高呼萬歲。
那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直衝雲霄,彷彿要將天空都震破。
朱銳身旁的主帥英國公張輔,身著那鋥亮到能映出人影的鎧甲,腰間所佩的寶劍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
他目光如炬,英姿颯爽,宛如戰神下凡。
他深知此戰關乎大明的威嚴與邊疆的安寧,心中早已籌劃好了一系列精妙的戰術策略。
城頭下,中軍統領宣府總兵楊洪、副統領陳壎;左翼統領泰寧侯陳贏、副統領沈榮;右翼統領平鄉伯陳懷、副統領都督梁成;神機營統領襄城伯李珍、副統領王貴;胡麒來、趙忠、閻震、許震等千總皆赫然在列。
這些人都是大明的武將精英,個個威風凜凜,散發著無畏的氣息。
楊洪身騎駿馬,神色堅毅,目光中透著決然;陳贏緊握長槍,鎧甲上的紋路在光影中若隱若現,彷彿訴說著他過往的赫赫戰功;陳懷目光炯炯,臉上的剛毅彰顯著他的勇氣。
朱銳微微轉頭,看向張輔,開口道:“素聞英國公久經沙場,戰功赫赫。不知眼下這場仗是如何佈局的?朕心中甚是期待。” 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張輔的信任。
張輔連忙抱拳答道:
“啟稟皇上,瓦剌人騎兵勇猛,老臣和眾將商議後,決心如此佈陣:”
他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中軍以五千騎兵在前,衝鋒陷陣,撕開敵人的防線。其後三萬步兵,組成堅實的方陣,穩紮穩打。弓弩手和火銃手居後,各三千人,遠端攻擊,壓制敵軍。”
張輔的聲音洪亮而堅定,每一個字都彷彿帶著千鈞之力。
張輔目光堅定,看向遠方,繼續說道:
“兩翼各有騎兵三千人、步兵一萬,隨時策應中軍,以防敵軍側翼突襲。神機營的火炮以扇形分佈在大軍之後,共有火炮五百門,炮兵三千人,給予敵人致命的打擊。另有四千騎兵和兩萬六千步兵作為備用,隨時支援前線。”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自信和決心,彷彿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朱銳微微點頭,滿意地說道:“如此甚好!今日一戰,定要將這些瓦剌人消滅!眾將需勠力為國,揚我大明軍威!” 他的聲音激昂高亢,充滿了威嚴和霸氣。
“皇上萬歲!大明萬歲!” 眾臣及將領皆高呼,聲音響徹雲霄。那呼喊聲中,飽含著對勝利的渴望,對國家的忠誠,以及對敵人的蔑視。
張輔則神色凝重,緊緊地盯著前方。
他的目光深邃而專注,彷彿要透過那瀰漫的硝煙,看清戰場的每一個細節。
只見中軍位置,五千騎兵嚴陣以待。他們的戰馬膘肥體壯,馬蹄不斷地刨著地面,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衝鋒。
騎兵們頭戴鐵盔,身披重甲,手中的長槍在陽光下閃耀著寒芒。
他們排成緊密的楔形陣,猶如一支鋒利的箭頭,準備一舉刺穿敵人的防線。
這是張輔精心安排的先鋒力量,旨在以迅猛的衝擊打亂瓦剌